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9 來源:互聯網
你知道我們的口糧正遭受威脅嗎?
*新研究顯示,近20多年,我國糧食主產區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呈上升趨勢,點位超標率從7.16%增加至21.49%,將近14個百分點。而且就地域而言,南方糧食主產區土壤重金屬污染重于北方。作為南方人的小編有些擔憂啊。
在環境科學中定義中,土壤重金屬污染物主要有:
在眾多重金屬污染中,因為“鎘大米”問題的頻出導致鎘污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那么為什么中國土壤的鎘超標嚴重呢?
鎘是人體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狀態存在,如果含量很低,一般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是當環境受到鎘污染后,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鎘被人體吸收后,會選擇性地蓄積肝、腎中。會造成病者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使骨骼的代謝受阻,造成骨質疏松、萎縮、變形等一系列癥狀。
鎘的出現
自然界中的純鎘很罕見。這種元素通常是與銅和鉛等其它元素混合在一起。因此很適合生產金屬合金。有毒,會造成土壤污染。
鎘與它的同族元素汞和鋅相比,被發現的晚的多。鎘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鋅少得多,常常以少量賦存于鋅礦中。由于金屬鎘比鋅更易揮發,因此在用高溫冶煉鋅時,它比鋅更早逸出,逃避了人們的覺察。1817年,德國人施特羅邁爾在哥廷根大學時,從碳酸鋅中發現了一種新元素,同一時期赫爾曼和羅洛夫也從氧化鋅中發現了鎘。根據拉丁文cadmia命名為cadmium。
鎘是相對稀有的重金屬元素,地殼中的豐度僅為0.2mg/kg,平均含量為0.5mg/kg,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藏中,我國約95%的土壤(表層)鎘背景值為0.017~0.333mg/kg。
鎘的應用
鎘被德國人發現后,在此后100年間,德國一直是**的、重要的鎘生產國。目前,亞洲是鎘的主要生產區。鎘一般是作為鋅精礦的伴生品進行生產的。廢鎳鎘電池也是回收鎘的一個重要來源。鎘的主要消費領域是可充電的鎳鎘電池的生產,其他的終端應用包括,顏料、涂層、電鍍,以及塑料生產。
鎘的*主要應用領域為電池行業,用在鎳鎘電池上,但是現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的鎳鎘電池已經漸被鋰離子電池所取代。鎘是有毒的,而且由于它的生物積聚特性,導致它不像其它毒素一樣容易被身體排除。因此催生了多項禁用立法,尤其是在歐盟地區。目前,全球近86%的鎘應用于制造鎳鎘電池,9%用于生產顏料,4%用于生產涂料,1%用于生產合金,太陽能電池板和穩定器。
大多數健康組織都將鎘和其化合物視為致癌物。目前,人們一般通過職業,受污染的空氣和水接觸這種元素。一旦某個區域被鎘污染,就很難清除。這也是鎘開采和加工處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土壤中鎘濃度很高主要原因:
自然地球化學的運動,包括火山噴發、鹽熔和單質鎘的自然濃集作用,它常常導致土壤鎘的高背景;
人類生產活動,包括采礦、冶煉、污灌和磷肥施用等工農業活動;
上述兩種作用的復合是主要原因。
我國鎘污染土壤特點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冶煉及其他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氣、廢水和廢渣都會造成鎘污染。而我國的耕地大量使用的磷肥中也有相當高的鎘含量,因此當這些磷肥進入土壤,也加重了土壤中的鎘濃度。此外,城市污泥和垃圾的焚燒也可導致土壤中鎘含量增高。
鎘污染的形成機制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鎘廣泛應用于電鍍工業、化工業、電子業和核工業等領域。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在所有重金屬污染中,以鎘污染*為嚴重。土壤中過量的鎘會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長,在食用部分的殘留還會通過食物鏈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鎘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鎘并不是人體必需元素,而且是一種環境污染物,一般情況下,過度攝入鎘可導致人發生鎘中毒。世界衛生組織將鎘列為重點研究的食品污染物;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鎘歸類為人類致癌物,會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害;美國毒物和疾病登記署(ATSDR)將鎘列為第7位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我國也是將鎘列為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重點監控指標之一。
大眾對于鎘危害的*初印象就來自于2013年3月《南方日報》的一篇"湖南問題大米流向廣東餐桌"的報道,隨后,有關鎘對人體的危害就無法繞開“鎘”大米的社會議題。
“鎘”大米為何會成為眾矢之的?
環境中的鎘主要來源于地殼和工業污染。植物性食品中鎘主要來源于冶金、冶煉、陶瓷、電鍍工業及化學工業等排出的"三廢",蓄積于工廠周圍的土壤中污染農作物。
美國農業部專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對鎘吸收*強的大宗谷類作物。動物性食物中的鎘也主要來源于自然環境,正常情況下,其中鎘的含量是比較低的。但在污染環境中,鎘在動物體內有不斷蓄積。
因此,在強調鎘對人體的危害時,“鎘”大米會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
除了含鎘食物這個主要中毒來源,還有哪些物品會導致鎘中毒?
日常生活中,鎘還有可能出現在飾品中,含有鎘的飾品在回收或佩戴過程中,其中的鎘會滲入環境及人體,*終將直接威脅人生的安全和生存。
國際社會對鎘的控制
上個世紀中葉日本發生因長期食用鎘超標稻米而導致痛病事件之后,很多國家都對土壤鎘含量制定了標準。時至今日,在全球所有的土壤標準中,鎘的標準值有400個,*低的是2005年拉脫維亞制定的0.08 mg/kg,*高的為美國俄亥俄州環保局規定的83000 mg/kg,相差6.0個數量級(百萬倍);90%的標準值都在100mg/kg以內。
歐盟新增嬰幼兒食品鎘限量要求
歐盟于2006年頒布的條例(EC)No 1881/2006,對食品中某些污染物的*高限量作了要求,如規定了水產品、谷物、蔬菜等食品中鉛、鎘、汞等重金屬的限量。
隨后,2014年5月13日,歐盟在其官方公報上發布了有關修訂食品中鎘含量的委員會條例(EU)No 488/2014。?(EU)No 488/2014是對(EC)No 1881/2006的附錄進行修訂,對食品中鎘的*大限量進行了修訂。同時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除了調整某些食品中的鎘限量之外,還新增了三類嬰幼兒食品中的鎘限量要求:
歐洲、美國和中國對鎘限制要求
我國關于鎘的規定并不多,但是隨著鎘污染成為重點監控指標,國際標準開始逐漸完善。
按照我國2017年發布、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規定,稻谷、糙米、大米中的鎘含量每公斤不能超過0.2mg。
GB12651-2003《與食品接觸的鉛、鎘溶出量允許*限》規定了與食品接觸的陶瓷制品鉛、鎘溶出量允許值。GB8058-2003《陶瓷烹調器鉛、鎘溶出量允許*限和檢測方法》規定了任何單一制品的鎘溶出量允許*限為:鎘≤0.30mg/L。
我國鎘污染現狀
1980 年中國農業環境報告 , 我國農田土壤鎘污染面積為 9333 hm2?,*近又有新的資料顯示 , 我國農田土壤鎘污染面積已超過 20×104 hm2 , 每年生產鎘含量超標的農產品達 146×108kg 。2014年,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中提到鎘污染物點位超標率達到7.0%,是其他污染物的好幾倍。土壤鎘含量從1990年算術平均值0.097mg/kg上升到2014年的7%,表明有著大量鎘進入土壤。
多年來,我國作為“世界工廠”,金屬冶煉地區廣泛、數量龐大,煤為主要能源,加之污染防控的法律和措施執行不力,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鎘在整個土壤污染的超標率變得突出了。因此,關于鎘污染的防治是環境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