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08 來源:互聯網
跌落測試的目的
跌落測試就是嘗試通常是主要用來模擬產品在搬運期間可能受到的自由跌落,考察產品抗意外沖擊的能力。通常跌落高度大都根據產品重量以及可能掉落機率做為參考標準,落下表面應該是混凝土或鋼制成的平滑、堅硬的剛性表面(如有特殊要求應以產品規格或客戶測試規范來決定)。
對于不同國際規范即使產品在相同重量下但掉落高度也不相同,對于手持型產品(如手機, MP3等)大多數掉落高度大都介于100cm ~ 150cm不等,IEC對于≦2kg之手持型產品建議應滿足100cm之掉落高度不可損壞,MIL則建議掉落高度為122cm,Intel對手持型產品(如手機)則建議落下高度為150cm。試驗的嚴苛程度取決于跌落高度、跌落次數、跌落方向。
如對于手機進行跌落測試
自由跌落測試是模擬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從手中、口袋中、或者桌面上跌落到地上過程的測試,簡單地說,就是測試產品的抗摔能力,抗摔能力越好表明產品在摔落到地上后損壞的可能性越小。
對于不同國際規范即使產品在相同重量下但掉落高度也不相同,對于手持型產品(如手機, MP3等)大多數掉落高度大都介于100cm ~ 150cm不等,IEC對于≦2kg之手持型產品建議應滿足100cm之掉落高度不可損壞,MIL則建議掉落高度為122cm,Intel對手持型產品(如手機)則建議落下高度為150cm。試驗的嚴苛程度取決于跌落高度、跌落次數、跌落方向。
國內外標準差異
通過某國際品牌硬件工程師,我們了解到國外手機上市前是強制要求跌落測試報告的,標準要求跌落高度1米,但國內卻并沒有這個強制要求,國內標準針對大屏幕PDA產品的跌落測試高度是0.6米,相對低于國外。
廠商標準的差異
早期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都制定了更為嚴格的企業跌落測試標準,但隨著大屏智能手機的普及,根據屏幕大小和機身材質差異,廠商的跌落標準也會隨之降低,目前了解到蘋果為嚴格,如iPhone 5C的測試高度可達1.8米,三星S5的測試高度為1.2米,而國內廠商的5寸屏手機一般測試高度定為0.7米起。除了了高度差異之外,還有跌落面差異,國內一般只測試6個面,國外通常要求測試含4個角在內的10個面。
對于消費者來說,手機跌落雖然屬于意外,但從以上的調查當中,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原因的差異,對跌落測試的不同標準也間接體現了廠商的設計能力,工藝水準,情懷和節操。
測試結果和結論:
針對錘子手機的測試,我們參考了國內大屏手機的入門跌落測試標準,即高度0.7米,6個面,兩輪。
測試結果:整個測試過程中,出現SIM卡彈出一次,重新拔插后正常,前后面板并沒有出現碎裂,前左下邊框出現輕微磨損,后左側音量鍵上方向出現無法回彈故障,其他功能均正常。按照各方標準要求,這臺量產機雖然沒有出現面板碎裂,但出現了按鍵故障,仍然屬于未通過跌落測試。
手機的跌落測試,不僅僅是常規標準的問題,他是對質量的一個說明,在現在的市場下,也是某類品牌商想以次為突破點,進行品牌宣傳。跌落測試只是產品的部分測試,也只是局部的說明產品在這一方面的優勢,不過檢測意義比較大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