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1 來源:互聯網
? ? ? ? ?場地環境調查是指采用系統的調查方法,確定場地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圍的過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部令第42號)、《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部令第3號)、《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的規定,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土地儲備、出讓、收回、續期前,土地使用權人(含土地儲備機構)應組織完成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并向環保部門申請。經認定存在污染并且需要治理修復的,應承擔土壤環境修復的責任和費用,治理修復達到環保要求。
場地環境調查主要工作內容
??? 場地環境調查可分為兩個工作階段,分別為場地環境初步調查和場地環境詳細調查。
??? 1、場地環境初步調查和評估
場地初步環境調查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和初步采樣監測。若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和人員訪談表明場地內或周圍區域當前和歷史上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資料缺失、歷史用地功能無法追溯等原因造成無法排除污染源時,則需進行初步采樣監測。初步采樣監測工作包括制定初步監測工作計劃、實施現場采樣、正確記錄鉆孔信息、實驗室分析測試、監測數據分析和污染評估等步驟,目的是初步確定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中污染物種類和污染程度。
??? 2、場地環境詳細調查和評估
場地環境詳細調查和評估是在場地初步調查和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詳實場地環境信息并開展場地土壤和地下水加密監測的工作。同時開展場地土壤理化特征參數調查,獲得滿足健康風險評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所需的參數。根據場地初步環境調查證實的污染源,應進一步詳實場地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調查信息,初步判斷污染點位的影響范圍和深度,制定加密監測工作計劃、實施現場加密采樣、記錄加密采樣過程中的鉆孔信息、加密監測數據分析和評估等步驟。
工作周期及布點方法
??? 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采樣監測、專家評審等過程。若項目僅涉及初步調查,則工作周期約為40天;若初步調查結果出來后,場地有超標情況存在,需進行后續詳細調查及風險評估,則工作周期約為60天。
??? 場地環境調查工作量及收費與所布設的監測點位直接相關,場地土壤環境監測常用的監測布點方法包括: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及判斷布點法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美國醫用塑料分級》
下一篇《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