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原董事長王會生建議,加快國有事業性質檢驗檢測機構改革改制步伐,完善國有企業性質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作機制,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戰略**作用。
在《關于加快國有檢驗檢測機構集約化、市場化發展的提案》中,他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短板問題,比如疫情期間出現大量假冒、劣質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質量投訴,反映出我國質量體系建設亟需改進和提高。國有檢驗檢測機構承擔著提升國家質量基礎治理能力的特殊職能。但國有檢驗檢測機構受體制機制制約,政策、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沒有很好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與服務質量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王會生提到,國有檢驗檢測機構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體制機制僵化,發展動力不足;改革相對遲緩,政策供給不夠;合力尚未形成,集約程度不高。
他表示,大部分國有檢驗檢測機構為事業單位,或隸屬于行業主管部門的國有企業,一定程度上是行政管理體制的延伸,自主性不強,公共服務意識淡薄,缺乏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能力的動力。部分機構機制不活,業務單一,對政府扶持依賴性強,運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開拓市場能力弱。
此外,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政策長期空缺,改革實操過程無“策”可依。部分事業單位趨于保守,不愿做改革的先行者;部分事業單位想改革,但主管部門持等待觀望態度,造成改革遲緩,效能低下,激發不出內生動力。截至2019年底,全國檢驗檢測事業單位共11071家,僅比2014年減少400家。
他還提到,國內檢驗檢測機構普遍布局單一,規模偏小,一些同類型機構重復建設,低端供給過剩,高端供給不足;部分檢測領域存在低價競爭,*大損害了市場的良性有序發展。“行業整合度不高,跨區域、跨行業服務的檢驗檢測機構屈指可數,沒有形成一批能與外資頭部機構競爭的**企業。截至2019年底,全國44007家檢驗檢測機構中,20472家僅在地級市行政區劃內提供服務,12288家只能在本省內提供服務,服務半徑較小,“本地化”現象嚴重。”
王會生表示,國有檢驗檢測機構高質量發展,要通過有效整合資源,推進市場化、國際化,建設在質量強國中起重要作用的檢測體系,打造我國檢驗檢測民族品牌。
他提出了三點建議。
堅定不移推進檢驗檢測市場化改革,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區分事業單位檢驗檢測機構的功能定位,推進經營性和公益性業務剝離。
他認為,對為政府制定政策法規和風險管理、監管提供技術支持,為重大國計民生項目提供技術服務,以及從事其他不宜由市場機制提供服務的機構,保留公益性質事業單位身份;同時,鼓勵經營性質機構轉企改制為獨立市場主體,與政府部門脫鉤,實現市場化運作。
以資本為紐帶,深化國有企業性質檢驗檢測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增強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內生動力,提高核心競爭力。
他表示,要鼓勵實現企業化轉制的省以下國有檢驗檢測機構與檢驗檢測中央企業兼并重組,成為中央企業下屬子公司。鼓勵區域性檢驗檢測機構跨地域發展,組建檢驗檢測集團。
王會生建議,支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跨行業跨地區布局,將資本投資運作優勢與區域性檢驗檢測機構技術能力優勢相結合,推進檢驗檢測行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通過深度參與事業單位改制和國有企業混改,實現檢驗檢測行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減輕財政負擔、盤活國有資產、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打造規模效益好、技術水平高、行業信譽優、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國家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十四五規劃全文》
下一篇《山西檢驗檢測中心成立》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