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2013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又一輪的機構改革拉開序幕。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江西省鷹潭市作為全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先行者,**邁出了改革步伐。為構建起決策科學、執行高效、監管有力的大市場監管格局,2014年12月,鷹潭市委、市政府對市場監管體制作出重大調整,將原市工商、質監和食藥監三局撤銷,合并組建市市場監管局,一輪市場監管的變革由此拉開帷幕。
新組建的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承擔著包括工商管理、食品藥品監管、技術質量監督工作在內的二十多項工作職責,監管全市8萬家各類市場主體,保障120余萬常住人口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面對三局合一重組后新的工作格局,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上下團結一致、勇擔重任、砥礪前行,大力推進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積*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建立了集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監管于一體的“全過程、綜合性、專業化、高效能”的市場監管運行體系,實現了由“政出多門、交叉執法”到“統一服務、綜合監管”的轉變,在市場監管工作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實施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成敗與否關鍵在一個“融”字上。鷹潭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在組建過程中,并非機械地將“三合一”作為人、財、物的簡單合并,而是要完全打破原有部門格局,實現職能、機構、資源的優化組合、深度融合,使之產生全新的職能結構、工作機制和執法效能。
該局立足與市場監管新體制、隊伍融合新要求,從深入實施市場監管“五統一”入手,積*推進市場監管規范化建設。一是統一機構名稱。市編辦將市局、區局及其分局統一更名為“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加掛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在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設立食安委,基層分局加掛所轄鄉鎮、街辦食安辦牌子。二是統一執法主體、執法文書、執法證件。該局全系統執法人員全部重新辦理了執法證件,與市法制辦聯合下文規范了執法文書,在省里確定的50種執法文書基礎上,增加了“詢問通知書”“辨認委托書”“查詢通知書”“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四種執法文書。三是統一標識和識別服裝。市財政全額撥款,市局招標采購了統一的工作人員標識和識別服,徹底消除了原三局執法服裝和識別標識不一的現象。四是統一案管系統。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該局使用統一的案件管理系統,規范案件處罰和公示程序。自2016年以來該局查辦的行政處罰案件均已按要求錄入了案件管理系統。五是統一投訴舉報平臺。該局設立舉報投訴中心,將原工商、質監、食藥部門的“12315”“12365”“12331”三條熱線進行整合,由專人一并接聽,集中受理轉辦,全面承擔舉報投訴工作。同時,還依托縣(市、區)局市場監管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拓寬投訴舉報和消費維權渠道。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市場監管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形成新的投訴舉報和消費維權入口,用拍照、視頻或者語音的方式,把問題線索提交到綜合服務平臺,由縣(市、區)局綜合服務平臺管理員及時按照3.15處置規則和市局《綜合服務平臺咨詢、投訴、舉報處置工作規范暫行辦法》進行分級分類處置,不斷完善“縱向嚴管、橫向聯動、投訴便捷、維權高效”的立體式多元化網絡,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證據實、震懾大等特點。消費者還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本人投訴、維權事項和進展情況,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目前,“市場監管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受理200余起消費糾紛,調解率達****。廣大消費者紛紛點贊這是“消費維權110”。自2016年以來,該局已受理群眾投訴舉報1萬余起,同比增長56%。通過“五個統一”,有效解決了基層“三合一”后的現實難題,使執法更加規范。
制度和文化的融合是實現隊伍深度融合的關鍵。為促進原三局各自好的規章制度的嫁接互補,摒棄不合時宜的陳規陋習,構建和弘揚公平正義、廉潔惠民的法治文化,該局大力加強執法隊伍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一是構建制度文化氛圍。經過多次調研和征求意見,該局建立了局黨委會議事規則、辦公會議事規則、工作人員請銷假制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財務管理規定(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暫時形成不了完整制度的事項,經會議集體決定后用會議紀要的形式固定下來,切實監督執行;做到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進一步提高了工作質量和行政效能,構建了統一高效的服務型機關的內部管理體系。二是凝煉法治文化精髓。該局積*探索行政執法“司法化”,建立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審理決定、法制監督”三分離工作機制,強化各個環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規范行政處罰,有效壓縮了權力尋租空間,確保行政執法公平、公正、公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行政處罰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三是推進廉政文化建設。該局充分利用局大廳、辦公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宣傳、專題學習、“黨員主題活動日”、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等形式扎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廉政文化鼓舞激勵、凝聚力量和陶冶審美作用,提高黨風廉政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長效性。四是打造機關文化。通過開展“尋找*美家庭”、精準扶貧等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干部職工的業余生活,提升精神境界。通過加強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干部職工思想觀念的變革,形成了團結和諧、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緊緊抓住職能轉變這個關鍵,因事而謀、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科學劃分各級監管職責,進一步理順管理工作機制,為維護市場秩序、提升質量水平、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強化綜合日常監管。按照“三定”方案和屬地管理原則,該局重新對各級監管部門事權進行劃分,由縣(市)局全面履行轄區內市場、質量和食品藥品監管職能,市局各區局作為市局直屬派出機構,履行日常監管職能和“四品一械”、產商品抽樣工作,辦理簡易程序行政處罰案件。市、縣局各司其責,日常監管工作有序進行。
開展綜合執法辦案。積*整合原工商、質監、食藥監執法隊伍,在鷹潭市城區范圍內(市區和月湖區、信江、龍虎山、高新區)統一成立一支執法隊伍,實現了“同城一支執法隊伍、同城一個辦案流程、同城一個處罰標準”,徹底解決了原來工商、質監、藥監三個部門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和分段執法的問題,從體制上根治了“九龍治水”現象,實現了一個部門對生產、流通、消費的全過程“無縫”監管。據了解,改革后,鷹潭市查辦案件數量逐年增長,2017年,該局查辦各類案件179起,同比增長36.6%,罰沒款約為1500萬元,同比增長69.7%,比改革前增長了三倍多,執法效能進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優化綜合行政服務。行政服務窗口是為民辦事、服務市民的重要渠道。實行“三合一”后,為盡快讓市民能實現一站式服務,該局迅速將原三局行政服務窗口整合,同時受理原三局的全部注冊許可業務,嚴格落實“首辦(首問)負責”“服務承諾”“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推進落實“*多跑一次”“一次不跑”等便民之舉,*大限度簡化辦事程序,真正實現了便民、高效、智能、人性化的“一口受理,統一辦理”一站式服務。
實行綜合檢驗檢測。組建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承擔全市食品及其他產品的質量檢測及有關科研工作。該中心在江西省各設區市中**取得綜合檢驗資質,現已具備595項產品及738項相關參數的檢測能力,實現了****自行檢驗,2017年檢測批次較改革前同比增長57.7%。檢驗檢測中心通過實行“統一檢測流程、統一配置檢測設備、統一檢測標準、統一運用檢測結果、統一信息報送”的“五統一”工作模式,做到檢驗業務“一個窗口受理、分專業檢驗、一張單子出報告”,從而高效、快捷、準確地為綜合行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撐,有效提升了鷹潭市食品檢測和應急保障能力。
“在日常監管工作中,我們只需要一臺手機就可以完成日常監管,簡化了原來繁瑣的工作流程,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鷹潭市月湖區江邊分局的一名行政監管人員高興地告訴記者。
為盡快解決“三合一”后基層監管隊伍人員不足、知識不夠、裝備不良等突出問題,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積*探索新的科學監管模式。該局在市政府支持下,以總局、省局智慧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為依托,結合鷹潭打造“國家智慧城市”以及“國家信息惠民工程試點城市”,構建智慧市場監管網格化管理體系,通過“四個一”(即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張網圖和一個終端),把問題發現、線索上傳、分派處理、及時反饋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工作閉環,開啟了智慧市場監管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一個中心”即高信息化程度的指揮調度中心,可實時查閱全系統各類監管執法系統數據,查看轄區內執法人員所處位置、執法車輛使用等情況,實現對市場監管人員、車輛等監管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精確調度。“一個平臺”即智慧市場監管網格化管理平臺,包括基礎數據、網格化管理、日常監管、指揮調度、公務管理、安全保障等六大系統。“一張網圖”即網格化監管地圖,包括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兩級網格化監管示意圖。按照行政區劃,將鄉鎮、街道劃分為一級網格,分局負責人為一級網格監管員。將鄉鎮、街道下轄的每個行政村、社區劃分為二級網格,落實1名監管執法人員為二級網格監管員(A角),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和相鄰二級網格監管員(B角)共同執法;并在每個行政村、社區聘任1名網格協管員和1名網格信息員,協助二級網格監管員工作。全市網格化管理覆蓋率達到****。“一個終端”為基層監管執法人員配備移動執法終端。移動執法終端作為執法裝備,按照崗位設置配發,開展日常監管。網格監管員的檢查記錄、影像等電子數據資料實時上傳到智慧市場網格化管理平臺監管數據庫,實現監管留痕。
鷹潭市通過這一富有創新特色市場監管模式,既打破了傳統的組織運作模式,縮短管理通道和路徑,擴大管理的寬度和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實現了管理模式的扁平化,又能依托大數據對日常監管、抽樣檢驗、專項檢查、投訴咨詢、執法辦案等基礎數據進行分類分析,查找日常監管薄弱環節,并以此調整監管執法重點,使監管執法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實現了監管手段智能化。同時,指揮中心將市場主體信息和電子地圖位置匹配,把任務分派至相應網格監管員,實現了問題處理的精準化。
三年來,鷹潭市開展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受到了全國上下的高度關注。通過改革的悉心付出,鷹潭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綜合監管能力進一步增強,執法效能進一步提高,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據數據顯示,鷹潭市在落實“先照后證”改革中,共取消前置審批事項146項,僅保留28項,有效解決了“審批慢”“準入慢”問題;2014年2月底鷹潭市各類企業主體總數僅有16303戶,而商事制度改革后的三年間(2014年3月-2017年12月),全市新增的各類企業主體就已達到15733戶,三年翻了近一翻;2017年鷹潭市在實行“五證合一”的基礎上實施了“多證合一”改革,市政府于秀明市長親自頒發了首批“二十八證合一”營業執照。在提升社會影響力方面,該局非常重視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以此為契機,調研課題、體察民情、吸納民意,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不僅如此,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還注重深化與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的協同合作,建立新聞媒體聯動機制,積*組織開展市場監督體系建設宣傳活動,褒揚先進典型,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行為,形成全社會關注和參與市場監督的良好氛圍,同時健全群眾參與市場監督工作機制,發動村委會、居委會、社區委員會等基層群眾組織,向群眾廣泛宣傳市場監管工作情況,增強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的公眾關注度,形成了“行政執法、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市場監管共治格局。近年來,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堅持依法行政,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堅持以民為本、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服務理念,為辦事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制定實施降低市場成本優化發展環境措施90條,推行行政審批“事前服務”、縮短時限等措施,每年減少收費500余萬元,在百姓中樹立了市場監管人員良好的公仆形象,打造了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惠民服務的新品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三年來,鷹潭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和制度創新的成果,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肯定,一些好的經驗做法被國家工商總局、江西省工商局大力推廣。2017年,時任省長劉奇、副省長謝茹,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唐軍作出批示肯定,對該市實行基層網格化監管取得突出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省內多地市陸續赴鷹開展調研取經。鷹潭市委、市政府對該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在服務經濟發展、保障民生安全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高度評價,將其評為“2016、2017年度好班子”,并在資金、政策、編制職數等各方面給予充分保障。連續幾年來,該局每年都獲得了包括績效考核、綜合治理、精神文明、機關節能、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等方面所有的優秀獎項。
“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雖然鷹潭市的市場監管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有了些許成績,但仍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更好地服務社會。”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局長夏涌波表示。據夏涌波介紹,為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奮力保障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商品質量安全,繼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鷹潭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將重點抓好“三個推進”,進一步規范綜合執法、創新監管手段、完善基層建設,全面推動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
深入推進綜合執法一體化。充分發揮大監管體制優勢和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制度融合和運轉機制建設,確保行政執法機構改革滿足市場監管需要、符合市場主體切身利益、契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機構改革精神,努力打造執法體制高效順暢、執法隊伍規范統一、執法手段科學有效、執法保障切實有力的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體系。
深入推進監管手段智能化。充分利用“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技術,建設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和電梯聯網平臺、食品藥品安全可追溯平臺,全面推行“智能化+網格化”監管模式,通過新技術應用和管理機制創新實現業務整合、信息數據及執法資源共享,推動市場監管工作由重事前審批、事后查處向過程管理、防范風險轉變,由運動式、救火式監管向動態實時監管轉變,由人海戰術、拉網式監管向及時準確定位的靶向式監管轉變。
深入推進基層建設規范化。緊緊圍繞“強基礎、建機制、強能力、促發展”目標,進一步加強基層規范化建設,通過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優化隊伍結構、規范基礎設施建設、合理配備執法裝備、強化經費保障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基層市場監管執法效能,充分發揮基層市場監管主力軍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