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8 來源:互聯網
?
? ? ? ?談及檢驗檢測學科建設的由來,李懷林從世界經濟發展、國家經濟建設和我國學科建設三個維度談了自己的思考:從世界經濟發展的層面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更加廣泛地融入到了全球發展之中,使我國檢驗檢測科技的支撐體系日益面臨新的挑戰;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層面看,研究和發現貨物、動植物及其產品跨境貿易等,通過國際往來傳播危害生命安全、健康、環境、生態有害因子的規律,運用科技偵檢方法,發現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危害程度,判斷風險傳播概率,制定風險防控措施,通過風險交流,達到風險管理目的,并且揭示危害因子防控規律,構筑國家生物防控體系,制定貨物貿易保護措施和國家的國際化戰略;從我國學科建設層面看,當前支撐經濟發展的各個學科不斷嬗變、融合和 整合,形成了許多新興的學科,在這樣一個新興學科不斷涌現的歷史時期,我國的檢驗檢測學科建設與發展至關重要,它關乎檢驗檢測事業的長足發展。
? ? ? ?基于以上三個層面的思考,2008年3月,李懷林擔任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后,結合多方調研,多層次聽取專家、檢驗檢測科技工作者的意見。2011年6月16日,在首屆全國檢驗檢疫學術報告會上,李懷林作了題為“建設檢驗檢疫新興學科,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主題報告,首次提出構建檢驗檢測新興學科體系的設想。2012年2 月,建立檢驗檢測學科的設想正式納入《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 究院“十二五”發展規劃》,2013年,成立中國檢驗檢疫學會 (2019年更名為“中國檢驗檢測學會”)。
? ? ? ?李懷林說:“當年提出這一設想,是基于一大批學者和有識之士多年來對我國檢驗檢測事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的深刻審視,該認識歷經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我認為只有加強和完善檢驗檢測學科建設,才能推進檢驗檢測學科發展,才能為中國特色檢驗檢測提供理論支撐,進而促進檢驗檢測科學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
? ? ? ?作為檢驗檢測學會*初的發起人,李懷林對檢驗檢測學科建設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的辦會宗旨是促進學科建設,服務市場監督。如今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應重歸初心,積*推進檢驗檢測學科建設。檢驗檢測是一門交叉融合的應用科學。檢驗檢測科技實踐涵蓋國民經濟一、二、三產業各領域,更是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人們的衣食住行娛購游,都需要檢驗檢測科技保駕護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檢驗檢測,從食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肉蛋奶糖果菜,從居家所有日用品到學習工作、醫藥用品等。近些年,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是否安全衛生,日用品是否好用可靠,智能產品是否時尚又貼心,交通工具是否既安全舒適又快捷,這些都離不開檢驗檢測科技的支持。在對外經濟貿易方面,我國是進出 口貿易大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貨物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進口14.31萬億元。要守好**,保障出入境貨物質量、動植物及其產品安全和人員往來健康,每天都有海關檢驗檢測科技工作者為此把關。截至2020年底,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01.6萬億元,擁有各類檢驗檢測機構4.9萬家,從業人員141萬人,年出具檢驗檢測報告近5.67億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遍布祖國各個領域的廣大檢驗檢測科技工作者,每時每刻都在為保障交易產品質量安全、人身和動植物健康進行著風險排查和把關服務。就目前檢驗檢測行業科技而言,‘檢不出、檢不準、檢不快’的問題仍然困擾著檢驗檢測行業,在國際上,雖然我國是經濟大國,但是許多國際貿易規則、措施、標準、貿易糾紛仲裁仍然是由發達國家主導。檢驗檢測作為高技術服務業是國家質量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結構、產品質量提質增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檢驗檢測已經成為促進規范市場、促進高質量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公平貿易的重要技術支撐,而在檢驗檢測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仍然滯后。所以,推進檢驗檢測學科建設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整體推進并形成合力,才能不斷推向新高度。”
? ? ? ?
? ? ? ?檢驗檢測領域是高技術服務業,業務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檢測設備的科技水平決定了企業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產品功能,影響國家科技創新和科技實力。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是我國制造強國戰略、質 量強國戰略和推進全球化進程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高端檢測設備事關國民經濟的持續性、創新性發展。
? ? ? ?李懷林說:“當前我國檢測機構日常使用的高端檢驗檢測設備中有90%以上依賴進口,近期難以替代的高端進口檢測設備占98.36%,‘卡脖子’問題十分突出。一旦進口受到干擾,將嚴重制約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對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造成巨大威脅。加快推動高端檢測設 備國產化進程迫在眉睫,中國檢驗檢測學會開展了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專項調研,并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提出推動高端檢驗檢 測科學儀器設備國產化進程的政策建議。” 就如何推動高端檢測設備國產化進程,李懷林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 ? ? ?一是政府主導實施,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建議在制定和實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制造強國戰略中,聚焦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業高端化、保障產業自主可控等,加強頂層設計、系統部署、統籌指導。結合全國各行業檢測設備需求,制定扶持國產設備發展配套政策措施,強化產業鏈協同布局,營造新技術、智能化設備集成的生態環境。
? ? ? ?二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造戰略性和全局性產業鏈。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由國內頭部企業牽頭推進,聯合國內檢測設備制造企業參與,鼓勵跨國并購引入高端技術和品牌。鼓勵現具規模的檢測設備制造企業,按照法治化、市場化要求重組兼并生產企業,組建高端檢測設備研發制造國家隊,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產業鏈。?
? ? ? ?三是堅持質量為先、標準先行,集中科技攻關。集中研發力量限期突破關鍵技術、關鍵材料、關鍵零部件、關鍵制造工藝等難關。以標準化為基礎,以質量為先導,以國外同等設備技術水平為標桿,以功能實現為目標,逐步實現性能超越和**,以可靠性、穩定性、重現性、靈敏度、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勝,把攻克高端儀器設備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打造中國創造儀器設備優質品牌。?
? ? ? ?四是加大檢測設備領域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制定具有競爭性的薪酬激勵政策,以重大項目、創新平臺、專項任務為抓手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打造核心技術團隊。建立產學研用結合機制,出臺鼓勵企業、大學、科研院所投入檢測設備研發政策,加大檢驗檢測人才培養力度,鼓勵畢業生就業后參與設備國產化工作。?
? ? ? ?五是加強政策扶持,為加快檢測設備國產化進程提供良好生態。制定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孵化政策,建設檢測設備工程化公共平臺。同時,著力發展高端檢測設備出口,建設海外制造銷售維修服務中心,積*參與高端檢測設備國際市場競爭。
? ? ? ?
? ? ?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開展質量提升 行動的指導意見》,均提出以推動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為重要途徑,全面促進國家經濟實 現高質量發展。
? ? ? ?面對“十四五” 國家戰略科技支撐需求,檢驗檢測行業發展事關國家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加公平、更為安全的全面發展。李懷林對如何推動檢驗檢測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 ? ? ?一要堅持質量品牌**。目前,中國已有4.9萬家檢驗檢測機構,可以說我國是世界上實驗室*多的國家。實驗室是高素質人才、高技術和高投入的行業,建議國家從宏觀數量上加以規劃,根據各專業領域發展需求,提出面向未來建設目標的準入門檻,堅持質量品牌優先,總體規模受控,出臺政策支持頭部機構走整合重組、兼并參股的市場拓展之路,做大做強,培育出一批質量**、服務**、品牌優良、市場占有率高、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機構。?
? ? ? ?二要堅持科技創新為先。鼓勵檢驗檢測科技創新,跟蹤國際先進科學技術,為適應我國 “十四五”期間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適時配置檢測設施設備,研發新項目檢測方法標準,儲備新技術,培養具備熟練儀器設備操作技能、掌握科學評 判技術方法、了解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科技人才。
? ? ? ?同時,鼓勵與檢驗檢測相關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科技工作者,積 *投身檢驗檢測學科建設工作,開展交叉融合學科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方法標準創新,活躍檢驗檢測學術交流,以及與國外相關領域的科技合作,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 ? ? ?三要堅持遵守行業自律。檢驗檢測是科技行業,檢驗檢測人員是科技工作者,是知識分子聚集的行業,是崇高的事業。因此,我們必須發揚科學家愛國敬業奉獻的精神,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承擔起質量強國戰略的保障職責,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項檢驗檢測任務。
? ? ? ?檢驗檢測機構要向百年***同仁堂 一樣恪守行業道德,做到“炮制雖煩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修為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廣大檢驗檢測工作者更不能違背科學精神,為了眼前利益而弄虛作假,褻瀆科技工作者神圣的名譽。保持檢驗檢測行業健康科學發展是每一個業內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共同職責。?
? ? ? ?李懷林充滿憧憬地說:“要帶領學會百尺竿頭一步行,更上層臺望今朝。讓我們不用揚鞭自奮蹄,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干好當下的每件事,用每一個人的努力拼搏,勠力同心書寫檢驗檢測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