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限,稱為條件屈服*限或屈服強度。
大于屈服強度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限為207MPa,當大于此*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于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通常測定上屈服強度及下屈服強度的方法有兩種:圖示法和指針法。
1:圖示法。
試驗時用自動記錄裝置繪制力-夾頭位移圖。要求力軸比例為每mm所代表的應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線至少要繪制到屈服階段結束點。在曲線上確定屈服平臺恒定的力Fe、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大力FeH、不計初始瞬時效應的*小力FeL。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0;Fe為屈服時的恒定力,S0為原始橫截面積;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0;FeH為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的*小力。
2:指針法
試驗時,當測力度盤的指針首次停止轉動的恒定力或者指針首次回轉前的*大力或者不計初始瞬時效應的*小力,分別對應著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上下屈服強度的判定:
1:屈服前的**個峰值應力判為上屈服強度,不管其后峰值應力大小如何。
2:屈服階段中出現2個或2個以上的谷值應力,舍去**個谷值應力,取其余谷值中*小者為下屈服強度。如果只有1個谷值應力,則取為下屈服強度。
3:屈服階段出現平臺,平臺應力判定為下屈服強度。如出現多個平臺且后者高于前者,取**個平臺應力為下屈服強度。
4:正確的判定結果是下屈服強度一定比上屈服強度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