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染料擴散性能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分散染料、還原染料擴散性能的測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4-2007 化學分析濾紙
GB/T 2374-2007 染料 染色測定的一般條件規定
GB/T 6682-2008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ISO 3696:1987,MOD)
3.原理
染料懸浮液在濾紙上形成滲圈時,根據滲圈中心的染料沉積情況可以定性地確定染料擴散性能的優劣。通過與“染料擴散性能評級卡”中的濾紙滲圈對比評級來評價染料擴散性能。
4.儀器和設備
儀器和設備應符合GB/T 2374-2007中第4章的有關規定。
a) 天平:感量不大于0.001g。
b) 攪拌器:電磁攪拌器,轉速500r/min~600r/min、攪拌棒規格Φ6mm×40mm。
c) 表面皿:直徑100mm。
d) 刻度吸管:0.2mL~1.0mL。
5.試劑和材料
試劑和材料應符合GB/T 2374-2007中第3章的有關規定;實驗用水應符合GB/T 6682-2008中三級水的規定。
a) 濾紙:符合GB/T 1914-2007中快速定性濾紙(101型)的濾速要求。
6.分析步驟
6.1 染料懸浮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染料樣品0.5g(精確至0.001g),置于1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30℃的蒸餾水,將染料調成漿狀,再加入蒸餾水,使總體積為100mL。保持懸浮液溫度(30±2)℃,在電磁攪拌器上以500r/min~600r/min的轉速攪拌5min,備用。
6.2 濾紙滲圈的制備
將濾紙水平放置在表面皿上,在攪拌的情況下,用刻度吸管從按本標準的6.1制備的染料懸浮液的中部吸取0.2mL染料懸浮液。吸管垂直于濾紙,并使吸管的**距離濾紙約10mm,使染料懸浮液逐滴自然滴落在濾紙上,待液滴將滲完時再滴下一滴,各滴染液均應滴在濾紙的同一位置上。待干后評級。
6.3 評級
將完全干燥的濾紙滲圈與“染料擴散性能評級卡”(見附錄A)對比評級。拼混染料以其綜合效果,按此評級卡評級。濾紙滲圈與評級卡滲圈相近的級別即為該樣品的擴散性能級別,如濾紙滲圈介于評級卡的兩個級別之間,如介于評級卡的3級和4級之間,可評為3~4級,其余以此類推。
1級:表示擴散性能很差;
2級:表示擴散性能差;
3級:表示擴散性能一般;
4級:表示擴散性能較好;
5級:表示擴散性能很好。
7.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a) 被測染料的名稱。
b) 本標準編號
c) 使用儀器的型號、編號。
d) 測試結果。
e) 在測試過程中的特殊情況。
f) 與本方法的差異。
g) 試驗日期。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