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1.范圍
本標準規定采用篩孔≥36μm的篩子測定鐵礦石粒度分布的篩分方法。粒度分布以選定篩子的篩下或篩上物的質量和質量百分數表示。本標準的目的是為涉及鐵礦石粒度測定的試驗以及供需合同方的使用提供依據。
當本標準用于對比試驗時,有關方應就具體所用方法的選擇達成協議,以免事后爭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0322.1 鐵礦石 取樣和制樣方法(idt ISO 3082:1998)
GB/T 10322.3 鐵礦石 校核取樣精密度的實驗方法(idt ISO 3085:1996)
GB/T 10322.4 鐵礦石 校核取樣偏差的實驗方法(idt ISO 3086:1998)
GB/T 10322.5 鐵礦石 交貨批水分含量的測定(idt ISO 3087:1998)
ISO 565 試驗篩 金屬絲網、沖孔金屬板和電鑄成型薄板 孔徑的公稱尺寸
ISO 2591-1 篩分試驗 第1部分:用金屬絲網和沖孔金屬板的篩分試驗方法
ISO 3310-1 試驗篩 要求和試驗 第1部分:金屬絲網篩
ISO 3310-2 試驗篩 要求和試驗 第2部分:沖孔金屬板篩
ISO 11323 鐵礦石 名詞術語
3.術語和定義
ISO 11323 確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4.原則和計劃
4.1 一般原則
在進行粒度測定之前,必須制定完整的操作程序計劃。在某些情況下,有關方還必須就此達成協議。
操作程序將取決于下列因素:
a) 粒度分析的目的;
b) 被檢測鐵礦石的特性;
c) 樣品收到時的狀態,例如,大樣、份樣或副樣;
d) 可用的設備。
進行粒度分析的典型操作程序決策圖如圖1所示。
鐵礦石篩分應按ISO 2591-1的規定進行。
4.2 分析目的
粒度測定的主要目的如下:
a) 測定礦石在某個或多個規定篩的篩上或篩下的質量和質量百分比。
篩分設備尺寸的選擇是由礦石粒度規格決定的,同時應根據礦石*大粒度和篩分負荷限制兩方面決定是否需增加中間篩,見4.6和4.7。
b) 形成一個總體粒度分布曲線。
篩孔的選擇將取決于所要求的結果和滿足篩子負荷限制方面的要求。
4.3 被檢測礦石的特性
4.3.1 含水量的影響
粒度樣品的含水量對縮分和篩分的影響,應在開始粒度測定之前作出評估。
在樣品縮分和篩分之前,可能需要對該粒度樣品進行干燥或部分干燥。按照7.1干燥鐵礦石或按照7.4.5濕篩可能會引起礦石內部水分的變化,而水分變化又可能影響各粒級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將這些粒級的礦樣在105℃進行干燥,并在無水條件下冷卻,才能獲得可靠的質量。有些鐵礦石很容易吸收水分,對這些礦石應盡可能減少其與大氣接觸的時間。
4.3.2 脆性礦石
對粒度分析期間易碎的鐵礦石,應按照GB/T 10322.4中給出的程序進行機械篩分和手工放置過篩之間的偏差校核(見5.2)。
4.3.3 磁性礦石
對具有顯著磁性的鐵礦石,應對粒度樣品進行退磁。
4.4 樣品性質
收到的樣品可以是一個完整的粒度樣品、幾個副樣或份樣。
鐵礦石的取樣方法(GB/T 10322.1)通常將提供超過篩分要求的樣品數量。
如果不需要對整個樣品進行篩分,允許對下列樣品縮分:
a) 粒度樣品;
b) 副樣;
c) 份樣;
d) 篩分過程所得的部分樣品。
縮分方法和被篩分樣品的質量在第6條中給出。
4.5 濕篩或干篩的選擇
4.5.1 干篩和濕篩的結果可能不同。本標準對這兩種方法不作取舍。
4.5.2 對粒度測定某部分選擇干篩還是濕篩,應根據能否獲得規定的試驗精密度來確定(見11.1)。
詳細程序應記錄在記錄表上。
4.5.3 如果某一粒度分布的測定采用的是不同部分干篩和濕篩的聯合篩分,應將從干篩到濕篩的轉變清楚地記錄在報告單上(見第10條)。
4.5.4 在選擇干篩和濕篩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a) 當采用干篩時,物料的水分含量應足夠低,不能超過允許的偏差。
b) 下列情況應采用濕篩:
1) 如果存在相當大一部分的細顆粒粘附到較大的塊礦上的傾向,或者該礦石在干燥時有結餅的傾向;
2) 如果鐵礦石的細顆粒在篩分操作時出現帶靜電的傾向并牢固地粘附在篩子上。
4.6 篩上允許的*大粒度
為避免損壞篩子,任何裝料中的*大粒度均不能超過: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