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品牌 | GFQT | 類型 | 養殖飼料 |
型號 | 包裝 | 分類 | 飼料 |
公司名稱 | 百檢網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服務內容 | 第三方檢測報告辦理機構 |
產品規格 | 未知 |
水產飼料的致病因素與魚病的關系
1蛋白質缺乏或過剩
蛋白質是魚類生長和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元素,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不但是構成魚體各組織的重要組成成份,而且還與酶和激素的組成和生理機能密切相關。
魚類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在消化道中水解成氨基酸,魚類吸收氨基酸用于合成魚體蛋白質或分解產生熱能,所以蛋白質不但是魚類合成蛋白質過程中的氨基酸供給源,而且還是能量來源。
魚類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比畜禽高,如稚雞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為18%時即可滿足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仔豬為15%,牛為13%;而幼魚對飼料中的蛋白質需要量一般為40%~48%,成魚為28%~33%。
蛋白質缺乏
蛋白質缺乏,說通俗一點就是差營養,吃得不好。飼喂蛋白質含量低或蛋白質的質量差(氨基酸組成不合理)的飼料,將直接影響到魚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狀況。當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低于需要量時,魚類生長緩慢,蛋白質含量過低時,魚的增重停止甚至體重減輕,體質下降,抗病能力降低。
蛋白質缺乏,不僅影響淡水養殖動物增重,而且還影響其生命活動。如:餌料中不含蛋白質時,魚體明顯減重。鯉魚缺乏蛋白質及維生素時,體質惡化,脊柱彎曲,平衡失調,并嚴重影響內臟組織。
淡水養殖動物對蛋白質的需要量較高,蝦為30%~40%,魚類為40%~50%,鱉則為43%~55%。如:斑點叉尾鲴在密養的情況下,餌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40%,當餌料中蛋白質含量為25%時,魚體增重僅為吃餌料中含40%蛋白質魚體增重的12.8%;當餌料中僅含10%蛋白質時,魚體失重。鱉餌料中蛋白質含量為43%時,才可滿足生長需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