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品牌 | GFQT | 類型 | 鋼材 金屬 管材 |
型號 | 百檢網檢測 | 分類 | 無損探傷 |
公司名稱 | 百檢網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服務內容 | 第三方檢測報告辦理機構 |
產品規格 | 18662248591 | 所在地 | 江蘇 |
磁粉檢測方法
磁粉檢測是以磁粉做顯示介質對缺陷進行觀察的方法。根據磁化時施加的磁粉介質種類,檢測方法分為濕法和干法;按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時間,檢驗方法分為連續法和剩磁法。
1.濕法和干法
磁粉懸浮在油、水或其他液體介質中使用稱為濕法,它是在檢測過程中,講磁懸液均勻分布在工件表面上,利用載液的流動和漏磁場對磁粉的吸引,顯示出缺陷的形狀和大小。濕法檢測中,由于磁懸液的分散作用及懸浮性能,可采用的磁粉顆粒較小。因此,它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特別適用于檢測表面微小缺陷,例如疲勞裂紋、磨削裂紋等。濕法經常與固定式設備配合使用,也與移動和便攜式設備并用。用于濕法的磁懸液可以循環使用。
干法有稱干粉法,在一些特殊場合下,不能采用濕法進行檢測時,而采用特制的干磁粉按程序直接施加在磁化的工件上,工件的缺陷處即顯示出磁痕。干法檢測多用于大型鑄,鍛件毛坯及大型結構件、焊接件的局部區域檢查,通常與便攜式設備配合使用。
2.連續法和剩磁法
(1)連續法 連續發又稱附件磁場法或現磁法,是在外加磁場作用下,講磁粉或磁懸液施加到工件上進行磁粉探傷。對工件的觀察和評價可在外磁場作用下進行,也可在中斷磁場后進行。
(2)剩磁法 剩磁法是先將工件進行磁化,然后在工件上澆浸懸液,待磁粉聚集后在進行觀察。這是利用材料剩余磁性進行檢測的方法,故稱為剩磁法。
磁粉探傷
用磁粉顯示的稱為磁粉探傷,因它顯示直觀、操作簡單、人們樂于使用,故它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漏磁探傷
不用磁粉顯示的,習慣上稱為漏磁探傷,它常借助于感應線圈、磁敏管、霍爾元件等來反映缺陷,它比磁粉探傷更衛生,但不如前者直觀。由于目前磁力探傷主要用磁粉來顯示缺陷,因此,人們有時把磁粉探傷直接稱為磁力探傷,其設備稱為磁力探傷設備。
磁粉檢測技術的發展
磁粉檢測技術發展簡史
20世紀50年代,部分大型國有企業設立無損檢測部門,新中國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工作開始起步。
20世紀60年代,在仿制的基礎上,研制出大型交流磁粉探傷機。設備與器材研制工作初露端倪。
197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磁粉、滲透檢測委員會成立,并首次召開全國性技術交流會。
1982年,國內首次開辦磁粉、滲透檢測Ⅱ級人員培訓班,結束了檢測人員無證操作的歷史。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通過引進吸收和再創新,我國的磁粉、滲透檢測技術獲得快速發展,迅速縮短了與先進國家間的差距。
20世紀90年代,標準化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磁粉、滲透檢測技術標準化體系基本形成。
2000年以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磁粉、滲透檢測技術開始進入半自動/自動化和圖像化時代。
磁粉檢測適用范圍
1適用于檢測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例如:表面和近表面間隙*窄的裂紋和目視難以看出的其他缺陷。不適合檢測埋藏較深的內部缺陷。
2適用于檢測鐵鎳基鐵磁性材料,例如:馬氏體不銹鋼和沉淀硬化不銹鋼材料,不適用于檢測非磁性材料,例如:奧氏體不銹鋼材料。
3適用于檢測未加工的原材料(如鋼坯)和加工的半成品、成品件及在役與使用過的工件。
4適用于檢測管材棒材板材形材和鍛鋼件鑄鋼件及焊接件。
5適用于檢測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延伸方向與磁力線方向盡量垂直的缺陷,但不適用于檢測延伸方向與磁力線方向夾角小于20度的缺陷。
6.適用于檢測工件表面和近表面較小的缺陷,不適合檢測淺而寬的缺陷。
優缺點
優點:無損,操作簡單方便,檢測成本低。
缺點:對被檢測件的表面光滑度要求高,對檢測人員的技術和經驗要求高,檢測范圍小檢測速度慢。
滲透檢測技術:
滲透檢測(penetrant testing,縮寫符號為PT),又稱滲透探傷,是一種以毛細作用原理為基礎的檢查表面開口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五種常規無損檢測方法(射線檢測、超聲波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中一種,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技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