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俗話說,**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意思是說,能成為行業里的標準制定者,這才是*牛的企業。所以一般我們看到的做標準的企業,都是大企業。如果說,一個小微企業要做標準,還是國際標準,聽起來真有點兒像是個大忽悠。前不久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官方網站上,正式發布實施了兩項衡量衛生巾吸收能力的國際標準,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兩項標準就是由山東的一家小微企業制定的。?
主導制定了這兩項國際標準的企業,是山東章丘的一家小微企業。走進它的廠區,單看生產線,覺得非常普通,甚至簡陋,讓人很難把它的產品和技術跟剛剛通過的國際標準聯系起來。但是,企業負責人楊志亮,卻對自己的產品技術*其有信心。
??? 在一個實驗中,左邊的白色粉末是老楊企業的產品,右邊的是目前市場上某知名品牌的產品。當模擬的血液倒上去之后,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50秒以內老楊的產品就會全部把這個血液給吸收了,而另一個產品是做不到的。
老楊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叫高吸收性樹脂,主要用于衛生巾,幫助其吸收血液。但一直以來,國際上一直都是按照吸收水的要求來衡量衛生巾的好壞。在這個領域干了17年的老楊認為,這是不對的,應該用吸收血的指標來衡量。但因為此前國際上沒有這樣的技術,更沒有這樣的國際標準,所以老楊的產品根本賣不到國外的市場,他只能眼巴巴地干著急。
企業董事長楊志亮說:“這個技術在五年前就有,但是出口國外,國際上是不認同中國標準的,也沒有國際標準來評價它。”
為了把生意做大,老楊開始做國際標準。五年過去了,老楊如愿以償,兩項國際標準都做成了,企業的海外訂單紛至沓來。“包括出口到日本、墨西哥、韓國、印度等多個國家。之前的常規產品一直價格是在8000到9000(每噸,現在標準發布之后,價格可以達到13000到14000”,企業財務經理王莉娟介紹。
海外訂單來了,產品的價格也上去了,老楊非常高興。他說,17年前,他從學校辭職開始創業,因為自己化學好,愛琢磨新材料,便和朋友一起合伙買下了瀕臨倒閉的村辦企業。但是,這樣一個從村里長出來的小企業,怎么會有制定國際標準這樣的思路呢?
山東省質監局副巡視員郭大雷說:“2010年,當時我們標準化工作有一個任務,就是怎么樣用標準促進產業優化升級。這中間老楊他們就來了,參加這樣一個會,他就介紹了他那個標準情況,當時給我印象*深的,他**句話就是,我再也不想搞標準了。”
郭大雷告訴記者,當時老楊他們已經成功主導制定了《衛生巾高吸收性樹脂》和《紙尿褲高吸收性樹脂》兩項國家標準,在國內的市場上,產品很有競爭力,他想鼓勵他再做做國際標準進一步擴大市場,但當時的老楊根本沒心思。郭大雷說:“雖然他做了一個國家標準,但是在他的印象里頭都是麻煩事兒,天天都要跟人去吵架,天天要求給人做協調。”
除了嫌麻煩,更深的原因,其實是老楊此時正忙著賺錢。楊志亮說:“直接到我這兒來買的,而且都是現錢,這對企業是什么,我就給你一個概念了:2008年我一年就掙了400多萬,原來的幾萬塊錢翻了十倍,到了2009年你知道我掙了多少錢嗎?800多萬,翻了一番,你知道我到了2010年掙多少錢嗎?1600多萬,光給國家交稅就交了接近600萬。”
轉眼兩年過去了,2012年,山東省質監局舉辦了一次國際標準發展培訓班,再一次向老楊發出了邀請。而郭大黑能記住老楊,是因為他“技術獨到”。“我總說你抱著一個金磚,金娃娃,但是你不知道怎么用你這個金娃娃去實現你從產品到產業*大的利益*大化,你不知道怎么走”,郭大雷說。
抱著金娃娃的老楊之所以還愿意來參加培訓會,是因為他當時賺錢已經變得困難。他們主導制定的兩項國家標準發布后,更多國內企業在標準的指導下,開始模仿他的產品,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老楊的企業規模本來就不大,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楊志亮說:“兩年以后就是‘紅海’了。我要做國際標準的話走向國際舞臺,但是怎么找這個線索去,沒有,就是挺混沌的。就在這個培訓會上呢,他又跟我撞擊起來了。我已經吃到國家標準的好處了,我做了兩年的國家標準,它一年就給我掙了八年的錢,三年就給我掙了二十年的錢,真的,我要再做個國際標準呢,未來就可以慶祝了。”
此前還嚷著“再也不做標準”的老楊,參加了這次論壇后,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當時國家標準委國際合作部的李東方副處長在現場講課,李東方一下講臺,老楊**時間就沖了上去。李東方說:“我當時覺得很意外,因為**這家企業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過去我們更多地做國際標準都是央企,比如說新我們的中船重工我們的中航工業,那么對于他這個企業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當我知道他是小微企業的時候,確實心里一點底都沒有。”
李東方說,當時來找他說國際標準的人很多,他并沒有把老楊的想法太當真,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回北京,老楊就又追到北京,說想讓他看看他們的產品,看了之后再決定能否做國際標準。
“當時我們找了一個地方,有一張桌子,當時(他掏出了很多瓶瓶罐罐。當他這個實驗做起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他這個產品的吸收性、速度,從速度、從效果來說都非常好”,李東方說。
李東方詳細了解了老楊公司的情況,并且查閱了相關資料,確定國際上此標準確實屬于空缺后,便立即向上面匯報。但很快,他們發現,幫老楊,有好多困難是他們始料不及的。
李東方:“這個標準*大的問題就是涉及到同行的競爭者。我們知道它的這種競爭者包括德國的、日本的、美國的很多企業,都生產類似的產品,而且國內**的一些產品,一些品牌用的這種相應的產品也都是國外公司來生產的,我們中國這么一個小的小微企業,我們占的市場份額,全球的市場份額也不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由中國主導制定一項國際標準,國外能不能認可,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需要每個國家都要投票,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都贊成,還需要五位以上的國家提名專家參與這項標準才能立項”,整個過程中非常艱辛。
為了這項國際標準,五年來,在標準委的協調下,老楊他們和來自全球的專家一共召開了17次國際會議,往來了1191封電子郵件,并邀請了23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來公司實地考察,這不僅是一場智力和專業的較量,也是一場財力的消耗戰,對一心想做成這件事的老楊而言,更是一個現實考驗。
楊志亮說:“我就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走,我走了八個國家,光上美國我們就去了四次,如果沒有省局的支持我肯定是要倒下去的,完了” ,他說,這種支持“一是精神支持,二是方法支持,三是資金支持”。
各方的支持,*終讓老楊他們經過了提案、準備、委員會審議、詢問等各個階段的大考,成功將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并且在*后的關鍵時刻,巧妙提出將標準指標分為兩等,吸血時間小于50秒的,就是老楊的產品,屬于一級產品,其它該領域的傳統巨頭企業吸血時間50秒以上的,只能是二級產品。這大大提高了我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
楊志亮說,國際標準發布以后,必然倒逼生產企業必須按照吸收血的(標準來做,它要問你的產品是吸血還是吸水,這樣就會讓生產企業走到規范的路子上,就會按標準來進行購買材料,而達到一級材料的該是我們,二級的可能是其他企業。為什么這些跨國公司做標準啊?他里面含有專利技術,這是*高的。為什么敢在全球賣啊,就是在標準當中設計了他們的專利技術。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制高點,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原來我光背這樣幾個概念,不懂它的含義,現在我對它認識的太深刻了。標準就代表著國家的利益,每個國家它都要保護它的企業,它才有它的市場。”
如今,深刻體會到標準含義的老楊特別忙,他說他必須抓緊時間,改造和升級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做國際標準給企業帶來的市場前景。
郭大雷說:“標準它有兩重性,它是壁壘又是你突破壁壘的工具,它一旦形成了就是壁壘,做成了就是壁壘,你要破它,你要制定就是要攻破壁壘。標準在企業家手里在企業手里,就是你切市場這個蛋糕的那把刀。”
李東方說:“在國際貿易里面,我們遇到的大多數問題,更多地是技術性貿易壁壘,而技術性貿易壁壘里面*核心的就是標準、法規和評定,所以說我們在國際貿易糾紛的時候,更多的就是標準的問題,所以說國際標準就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我們制定了國際標準,就意味著整個國際貿易的規則是由我們制定的,我們可以促進我們產品的出口,在國際貿易這個舞臺里面,我們占據了話語權,我們就是主導者。”
而此次小企業做出大標準,也給標準行業的管理者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國家標準委副主任陳洪俊認為:“除了對大企業我們要重視他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制定國際標準能力,對于小微企業那么我們可能也要加大一些支持力度,然后我們作為領導或者說**國際標準這方面出發,更多給他們提供機會,更了解他們的需要,促進更多廣大小微企業能夠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同時也使他們的企業*后做大做強。”
?
標準意味著規則,意味著通行證,更意味著話語權。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包括小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做標準的重要性。從這張曲線圖上可以看到,截止到2016年中國企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333項,是2001年的14倍,尤其近年來成長更為迅速。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另一個數據,1.3%,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近3萬項國際標準中,中國主導制定的只有1.3%。搶占國際標準的高地,從輸出產品輸出裝備輸出技術到輸出標準,這是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