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炎炎夏日, 小龍蝦再次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停捎谟休^高的經濟效益、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發展態勢,以及旺盛的需求,很多地區將小龍蝦產業作為地方特色主導產業進行打造,很多 養殖戶掀起“養蝦熱”。
?
根據2018年6月發布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5個省的小龍蝦養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6.91%,而湖北產量占全國產量一半以上。小龍蝦產量高度集中在湖北,源于湖北的天然優勢。在江漢平原腹地,監利縣因“監收漁稻之利”而得名,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近年來,監利縣打造“蝦稻共作”現代農業新模式,成為全國聞名的農業大縣、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和改革試點縣。在湖北監利縣舉辦的第三屆小龍蝦節暨監利大米展銷會上,主辦方用一口直徑3米多的大鍋一次性蒸制了一萬多只優質小龍蝦,成功挑戰了大世界基尼斯*大鍋清蒸小龍蝦記錄。
?
徐幼堂是湖北省監利縣星興湖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近年來合作社通過發展“蝦稻共作”新型種養模式,經濟收益成倍增長。他告訴記者,如今合作社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已達11000畝,年產值5500萬元,年產無公害小龍蝦1500噸,對比單一種植水稻,蝦稻田畝平增加純收入2000元。
?
徐幼堂:我們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而且產品上市比較早,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的都過來了。合作社每天都發貨3到5萬斤,而且都是通過專業車輛配送。
?
與優質小龍蝦相伴相生的,是監利的綠色稻米。2018年,監利縣小龍蝦產量達到13.06萬噸,約占全國小龍蝦總量的10%,連續7年全國**,水稻面積232.4萬畝,稻谷總產128萬噸。湖北省稻田和水資源豐富,適宜開展稻田養蝦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閑田以及適宜開展“小龍蝦+”混養模式的池塘尚存巨大發展空間,隨著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和地方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的建立,小龍蝦的養殖技術也將進一步提升。
?
監利小龍蝦的品牌效應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更得益于近年來監利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創了“雙水雙綠”種養體系的新格局。湖北香連米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熊玉告訴記者,依靠“雙水雙綠”生態種養模式,監利打造了百萬畝優質水稻示范帶,全縣70多家大米生產企業,年生產銷售大米10多億斤。本屆小龍蝦節加入監利大米展銷會,目的就是進一步提升“監利龍蝦”、“監利大米”兩大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使監利龍蝦和監利大米有機融合,做大餐飲品牌,打造監利“雙水雙綠”新亮點。
?
熊玉:今年的**屆大米展銷會,全國各地來了不少經銷商,對大米生產企業比較有幫助。
?
監利蝦稻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目前已形成融生態養殖、加工貿易、生鮮物流、餐飲文化等一二三產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2018年9月,年營業額超過40億元的上市公司國聯水產與湖北桐梓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加工銷售小龍蝦,**年投產加工產值就突破10億元。
?
國聯監利食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聞士娟:我們是中國**家水產品上市公司,已經成立18年了,我們在水產行業一直非常有影響力,我們也想通過監利的龍蝦節,把我們做小龍蝦的決心傳遞給消費者、經銷商還有原料供應商。
?
由于養殖利潤可觀,近年來,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和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我國已成為世界*大的小龍蝦生產國。來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編寫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從事小龍蝦生產經營的合作經濟組織近5000個,小龍蝦全產業鏈從業人員約520萬人,其中,從事**產業人員近100萬人、從事小龍蝦加工等第二產業人員近20萬人、小龍蝦流通經紀人約10萬人。但在這一朝陽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部分地方存在盲目追求產量和效益,而不顧產品品質和生態環境等問題,監利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詩模告訴記者,推進小龍蝦健康養殖標準化勢在必行。
?
李詩模:如果片面追求產量,就會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作用?,F在一些產品藥物成分沒有標注,缺少監管的手段,這通過多部門聯合進行有效的規范和控制。
?
在李詩模看來,未來中國小龍蝦的產量增長,仍主要來源于長江中下游區域。面對目前一片火紅的小龍蝦市場,不少市縣出臺產業扶持政策,“蝦稻綜合種養技術”普及力度較大,加上小龍蝦價格穩中有升,未來3年到5年,湖北小龍蝦養殖面積還會繼續增長。為將監利打造為全國稻蝦共作的技術標準制定之地,近三年來,監利縣財政共投入蝦稻共作基地“以獎代補”資金1500萬元。今年,又將投入“雙水雙綠”示范創建項目資金1500萬元,同時積*爭取省政府蝦稻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此外,今年監利還與華中農業大學簽訂了全方位的《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優質的稻田蝦,培育*好的蝦稻米。
?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我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增長83.15%。其中,湖北省總產值約849.9億元,占比達31.65%;總產量為63.1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5.91%。湖北小龍蝦產量占據半壁江山,為何產值僅占全國三成?業內人士指出,與江蘇盱眙等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湖北省小龍蝦產量****,但二、三產業還相對薄弱,發展空間很大。下一步,將加強小龍蝦加工、流通、品牌建設,推進“減量增效”,減少大宗產品比例,增加特色產品比例,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延長、打造小龍蝦全產業鏈,到2020年爭取達到1300億元的產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