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 豬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 食材。但 非洲豬瘟的影響為市場增添了一絲變數。4月23日,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一季度 生豬、豬肉產量同比“雙降”,并再次釋放了豬肉 價格上漲的信號。 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場端了解到,目前北京的供應并不“緊缺”。但分析認為,存欄量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將會逐步釋放,今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將有所上漲。
漲價信號
?
一周時間,農業農村部兩次發布會傳達了同一個信號——豬肉價格要漲。
?
在農村農業部4月23日的一季度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給出這樣一組數據:一季度生豬出欄1.88億頭,同比減少5.1%;豬肉產量1463萬噸,同比減少5.2%。
?
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3月生豬存欄量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同比降幅達到了近十年來*大值,特別是一些主產區,減產幅度更大。
?
魏百剛指出,受非洲豬瘟影響,現在規模豬場補欄比較慎重,一些小產戶加速推出,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數持續減少,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超過10%,按照6個月生豬生產周期推算,預計下半年豬肉供應可能趨緊,價格可能出現明顯上漲。
?
“盡管非洲豬瘟防控做了許多的工作和努力,但是非洲豬瘟疫情對整個生豬產業的沖擊還是非常嚴重的。”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勛介紹,從消費情況看,正常年份春節過后豬價都是下跌回落的,但今年出現了相反行情,主要原因是前期出現疫情后,養殖戶的正常補欄沒跟上,可以提供上市的肥豬數量不足,導致價格快速上漲。
?
王俊勛表示,從近兩個月對比情況看,3月**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2.91元/公斤,同比上漲2.1%,這也是近兩年首次超過上年同期水平。4月**周,活豬價格15.15元/公斤,短短一個月時間里上漲了17.4%,同比上漲幅度達到了36%。“總體情況來看,豬價已經提前進入了上漲周期,我們預判全年豬肉產量會下降,后期生豬供應會趨緊,四季度活豬價格將會突破2016年的歷史高點。”王俊勛強調。
?
實際上,在農業農村部4月17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就已經透露,今年下半年豬價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快速上漲,專家初步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可能超過70%。
北京供應正常
?
不過,唐珂也表示,考慮到部分屠宰企業前期儲備的凍豬肉陸續出庫以及上半年季節性消費相對平穩等因素,今年二季度豬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
?
北京新發地市場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資料也佐證了這一點。資料數據顯示,上周(4月13日-19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走勢平穩,略有回落。周內的*高價是9.45元/斤(4月13日,比前一周的9.4元/斤上漲0.53%;周內的*低價是9.23元/斤(4月19日,比前一周的9.25元/斤下降0.22%。
?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門負責人劉通分析稱, 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在去年底的時候出現連續下降的,按照正常規律,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會在若干個月以后影響毛豬的供應,一般推算是在今年下半年影響毛豬的供應,所以,在今年3月肉價出現大幅上漲,實際上是屬于提前上漲的,是預期拉動的。
?
據劉通介紹,從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銷售狀況來看,屠宰廠白條豬運到市場以后,銷售不盡,然后再拉回屠宰廠的現象連續發生。這種返廠現象在3月每天都在發生,返廠率一般維持在5%-10%之間。進入4月以后,返廠率的比例上升到10%左右,返廠比例超過10%的現象在本周成為常態。所以,新發地市場的商戶認為,就目前的供應形勢來看,“毛豬的供應在近期根本就不缺”。
?
生豬價格預警分析師馮永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存欄量是推動豬肉價格上漲的關鍵,就目前來看,非洲豬瘟所帶來的影響依然存在,所以對于養豬戶來說,只有消除掉非洲豬瘟這一威脅,他們才能安心恢復生產。
?
領漲CPI
?
豬肉價格的上漲不僅僅是反映在老百姓的“菜籃子”中,更為重要的是它對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的影響。魏百剛表示,豬肉是CPI當中占比*大的食品消費品種,豬價上漲對CPI走高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
國家統計局在4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CPI同比上漲2.3%,時隔3個月重回“2時代”。在食品方面,豬肉價格上漲5.1%,為同比連降25個月后首次轉為增長,而由此也影響了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
長江證券趙偉團隊分析稱,豬肉價格對CPI同比的拉動貢獻率*高接近40%,一旦豬肉價格進入上漲周期,會對CPI形成持續拉動。同時,豬價上漲,或導致部分需求轉向雞等其他禽肉,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間接加大CPI上漲壓力。
?
“產能去化導致的豬肉供給缺口,短期可能較難彌補,豬價已進入持續上漲通道。”長江證券趙偉團隊認為,我國豬肉主要以自產自銷為主,豬肉進口占比低,較難對沖國內供給收縮規模。為緩解豬價周期性波動,我國利用豬肉儲備吞吐進行市場調控,但規模有限。此外,國內生豬以小規模養殖戶為主,尚未形成集中定價機制,對豬肉實施行政限價調控的效果也可能有限。
?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新一輪豬周期預計將持續三年以上,大家要做好豬肉可能會成為“高消費品”的準備。
?
那么豬肉價格上漲是否會帶來通脹壓力呢?海通宏觀姜超團隊則認為,目前國內外需求疲軟,大宗商品價格相比去年均有明顯回落,預計2019年PPI將重回通縮區間,并對非食品CPI形成壓制。如果2019年國際油價一直處于目前50-60美元/桶左右,那么就算年中豬價同比回升至15%,CPI同比在年中可能僅會達到2.5%左右,但難以突破3%。如果生豬存欄量進一步去產能化,2019年后期豬價可能會進一步回升,需要密切關注生豬產能的未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