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局了解情況。 ?
全市下架問題辣條1245袋
?
“在央視‘3·15’晚會曝光辣條問題食品后,我局高度重視迅速布置開展了全市辣條產品安全隱患排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3月16日開始,全市市場監管部門以食品安全追溯平臺為線索針對性查找問題食品所涉及的轄區商家,并對商家的銷售購進渠道進行溯源追蹤,精準排查問題食品;以校園及學校周邊、城鄉結合部、集貿市場為重點區域,對銷售的辣條等食品經營戶進行了全面檢查。
?
“主要針對3·15晚會報道的三種辣條蝦扯蛋、愛情王子、黃金口味棒及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歐飛辣條生產廠、平江縣鈞力食品廠、平江縣味泉食品公司這四家廠商所生產的所有產品為重點檢查內容。”
?
據市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已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040家,共封存河南省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蝦扯蛋”辣條1187袋,平江縣鈞力食品有限公司“雞汁魔片”辣條48袋,平江縣味泉有限公司生產的“美食嘉”牌紅燒素羊排10袋。對于問題食品,按照總局要求執法人員現場進行了下架、封存,并對該廠家所有產品全部下架,確保問題食品不在宣城繼續流通。
?
“查處的1245袋問題辣條大部分還是集中在校園周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辣條生產企業均存在生產環境臟亂差,所用原材料嚴重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等問題。
?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大部分辣條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菌落總數、甜味劑超標上,其中多數甜味劑和菌落都超標過半。為規范辣條產品食品安全,針對辣條的食品產品標準有望在年內出臺。
?
校園小零食仍是“香餑餑”
?
從問題豆干到問題辣條,為何校園周邊以辣條、薯片、關東煮等為代表的“五毛食品”廣受中小學生喜愛。近日,記者又走訪了市區二小、十二中、五小等學校周邊路段。
?
在市二小門口,下午4點50分校門打開,小學生們便像脫韁的小野馬,踩著熟悉的路線,涌進門口擺放著各種零食的小賣部。這些零食,很多只需5毛錢就能買到,其中,糖果制品、膨化食品、大豆制品、方便食品等四種類型,撐起小零食的半邊天。
?
一家店鋪老板告訴記者,在3·15辣條問題曝光后,辣條他們已經不再賣了,目前都是一些別的零食。老板告訴記者,時下物價水平和學生零花錢都在提高,這些小零食流行多年,價格卻幾乎不變,靠的就是薄利多銷。
?
記者隨機購買了一些文具店和雜貨店賣給學生的小食品,發現多數小零食的包裝袋上印刷模糊、有的出現包裝漏油、漏液的情況,拿起一摸,外包裝很粘手。同時長期露天擺賣,有的包裝上沾滿了灰塵。不少零食并無標注生產日期和廠家,有的在食品配料一欄寫有的谷氨酸鈉、山梨酸鉀以及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多達10余種。
?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來接孩子的家長。他們對流動攤販和小店出售不合格食品也表示擔憂。家長梁女士說,經常有小販擺攤賣熟食,比如章魚小丸子、炸雞柳、炸香腸等。小孩子下課后肚子餓,聞著香味總是忍不住。“每天放學都很早,晚飯時間又沒到,所以讓她買點東西墊墊肚子,但不會允許她買太多,一是怕晚飯吃不下,二是這些零食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梁女士表示,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買小零食吃,但是周圍店鋪都在賣,其他同學也在吃,這樣的環境對自制力差的孩子肯定有影響。在采訪中,不少家長都對記者表達了希望能夠嚴查學校周邊“五毛食品”、流動攤點的想法,“*好能夠杜絕這些流動攤點在學校門口擺放,孩子們看不見也就不吵鬧著要買了。多種添加劑的小零食更應該嚴查生產廠家,保護孩子們的健康。”
?
不合格率已得到有效控制
?
針對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宣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熱切關注的焦點,也是近年來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的重點工作,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工作實際上宣城從2014年起每年開學都會開展專項整治。整治的重點對象是轄區校園及周邊食雜店、兒童食品批發經營單位。對校園及其周邊200米范圍內小食品店、超市、食雜店等重點食品經營戶進行拉網式排查,逐樣檢查比對辣條、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等“五毛食品”廠家生產許可證真偽,對不能溯源的“五毛食品”一律責令下架停售。
?
“2014年當時我們對校園‘五毛食品’抽檢結果是不合格率大大高于普通食品,此后我們每年都會安排專項抽檢,對于不合格產品和產家進行嚴格處罰。到去年,我們對全市400所學校周邊食品進行抽檢,不合格率已經降到了0.5%以內,低于了一般普通食品的不合格率,可以說通過近些年來的整治,校園食品的不合格率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日前三部委聯合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對中小學和幼兒園做出多項規定,包括要建立負責人和家長配餐制度,同時在校園內的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將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確立食品安全校方主體責任。
?
“下一步在學校食品安全上,我們監管部門也會積*監察督促建立健全并落實有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同時還將匯同衛生健康委、教體局對學生飲食健康開展宣傳教育,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宣傳和輿論引導,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鼓勵學生家長及社會公眾對“三無”食品及其銷售者進行投訴舉報,投訴舉報電話12331,共同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園及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