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山東省藥品 監督 管理局發布第6期《2019年山東省 保健食品備案公告》。《公告》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的規定,倍仕好牌 維生素C咀嚼片(香橙味、大今美牌硒片等11款產品符合要求,予以備案。
小編提醒,雖然 保健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但是保健品也只是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因此選購保健品還需要注意以下八點:
?
一、保健品究竟是什么?
?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保健食品主要有三個特點:特定保健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
二、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圍只有這27種
?
1、增強免疫力;2、輔助降血脂;3、輔助降血糖;
?
4、抗氧化;5、輔助改善記憶;6、緩解視疲勞;
?
7、促進排鉛;8、清咽;9、輔助降血壓;
?
10、改善睡眠;11、促進泌乳;12、緩解體力疲勞;
?
13、提高缺氧耐受力;14、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15、減肥;
?
16、改善生長發育;17、增加骨密度;18、改善營養性貧血;
?
19、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20、祛痤瘡;21、祛黃褐斑;
?
22、改善皮膚水份;23、改善皮膚油份;24、調節腸道菌群;
?
25、促進消化;26、通便;27、對胃粘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
注意!!!“補腦”“提高智商”并非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圍,我國也未批準注冊過“改善男性功能”的保健食品。
?
三、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
?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
?
四、保健食品≠飯
?
保健品食品藥效介于食物和藥物之間,某一種或幾種營養素的密度比單一食物高,針對身體的確有某種營養素缺乏狀況的人來說,確實可以達到比吃飯更快的效果,對于身體的傷害也較比藥物而言更小。
?
保健食品屬于特殊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按標簽、說明書食用,它并不含全面的營養素,不能直接代替食品!平衡的膳食結構才是健康的**法寶。
?
五、買保健品要選正規渠道
?
購買保健品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并索要正規的銷售憑據,建議大家去正規藥店購買,不要貪圖便宜,要記得羊毛出在羊身上,非法的傳銷和會議銷售只會花更多的冤枉錢。
?
六、買保健品,得有藍帽子
?
選購保健食品一定要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藍帽子及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依據其功能有針對的選擇,并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使用。
?
七、警惕保健食品六大“消費陷阱”
?
1、包治百病,虛假宣傳
?
凡是聲稱靈丹妙藥、包治百病、藥到病除的,均為虛假、夸大宣傳。
?
2、免費活動,誘人上當
?
所謂的“體檢”等免費活動,到*后都會告訴老年人缺這缺那、什么都得補,并鼓吹吃某些保健食品有各種治療功效,引誘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上當。
?
3、會議營銷,“真人”說法
?
此前“3·15”曝光的有些不良無信的營銷公司為了推銷利潤高昂的保健食品,會以健康講座、聯歡活動、“真人”現身說法等手段,提供免費用餐、購買保健食品贈送禮品等,引誘消費者上當。
?
4、上門服務,溫情麻痹
?
通過所謂親情服務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系,溫情麻痹,隨后高價推銷保健食品,使老年人“無法拒絕”,“心甘情愿”的自掏腰包買其功效夸大的暴利保健食品。
?
5、電信詐騙,中獎誘惑
?
打著一些“養生”欄目或保健中心工作人員的幌子,以關心回訪患者的名義詢問其身體情況,忽悠推銷保健食品;或是以中獎信息為“誘餌”,誘惑消費者掉入其設計好的保健食品“消費陷阱”。
?
6、流動設點,雇托迷惑
?
通過各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參加其促銷活動,再請些托兒制造假象,吹噓用了其保健食品后身體如何改善,甚至“治好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不用再吃藥”,騙一些有慢性基礎病的中老年人上當,以為可以用它代替日常治療。
?
八、有任何疑問,應上網查、打電話
?
購買保健食品要認準“小藍帽”標識和國家批準文號,每個批準文號只對應一個產品,消費者只需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www.s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一查便知真偽。
?
提醒:遇有虛假宣傳產品疾病治療、預防功能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可撥打12331電話投訴舉報!(半島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