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南京市市場 監督 管理局網站消息,連日來,浦口區市場 監管局持續開展“ 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截至目前已出動執法人員405人次,立案12件。
?
1月8日,浦口區市場監管局啟動“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為期100天,并分宣傳排查、集中執法和總結提升三個階段進行。當前,該局正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采取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標語橫幅、約談經營者等方式,加強對“百日行動”的集中宣傳,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消費理念,提高對“保健”市場違法營銷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
?
同時,浦口區市場監管局集中開展監督檢查、行政指導和案件查處,針對農村集市、城鄉結合部、廣場、賓館等重點區域、場所,集中查處虛假宣傳、制售假冒偽劣、無證無照經營、價格欺詐等行為;對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玉石器、用品用具、家電等商品進行重點清查;對假借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檢查、贈送禮品等形式銷售保健品的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加強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對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據統計,浦口區市場監管局已出動監督檢查人員405人次,檢查重點場所、區域158個,“保健”類店鋪164個,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11次,開展宣傳活動44次,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6次,立案12件。
?
在整治“保健”亂象的同時,浦口區市場監管局也提醒廣大消費者,保健食品不是藥品,而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
據介紹,我國的保健食品必須經過注冊,取得批準文號才能上市,而且外包裝上必須標注保健食品專有“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查看保健食品的外包裝相關標識內容。目前國家規定了保健食品可以宣稱增強免疫力功能、改善睡眠功能、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等27種特定的保健功能,除此27項保健功能以外的保健食品都是非法的。
?
此外,根據市場監管局在保健食品監管中發現的問題,提醒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在選購保健食品、辨別保健食品真偽時,要注意五大非法宣傳陷阱:
?
一是“藥到病除”不可信。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聲稱治療功效。
?
二是“健康講座”搞促銷。不法商家利用“訪談、講座、采訪、座談會”等形式,邀請一些假冒專家、教授和老中醫現場進行“養生”講座,順便兜售假冒保健食品。
?
三是“免費活動”來洗腦。不法商家會利用“贈藥”、“免費試用”、“發放小禮品”、“抽獎”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還會邀請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雇人制造爭先恐后買產品的假象,給老年人“洗腦”從而兜售產品。
?
四是“權威證明”屬虛構。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利用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學術機構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的功效作說明,以增強產品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
五是“專家義診”是騙局。一些不法商家雇傭所謂的專家為老年人開展免費體檢或義診,然后再告知老年人身體存在多種問題,誘騙他們購買了一堆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