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應貼中文標簽,所以挑選進口食品,一定要緊盯它的“中文身份證”。 ?
進口奶粉無中文標簽引顧客擔憂
?
顧女士家住定海人民北路附近,近日,她走進定海一家進口商品直銷店,打算給剛出生的孩子選擇一款國外奶粉。
?
店員向她推薦了貝拉米、美可卓等幾款知名品牌,這幾款奶粉在店里的貨架上都有。
?
不過,顧女士注意到,這些奶粉的罐身全是英文,沒有任何中文標簽。她為此擔憂:“進口奶粉怎么沒有中文標簽?會不會來路不明?有沒有經過檢測?”
?
給孩子吃的奶粉可不能當兒戲!顧女士隨即通過“定海檢察”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的“掌上檢務”平臺,以公益損害線索“隨手拍”形式進行了舉報。
?
定海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隨即到這家進口商品直銷店進行調查,發現店里不僅部分奶粉沒有中文標簽,且在貨架上擺放、銷售的20余款進口食品均無中文標簽。
?
定海區檢察院發出檢察建議
?
根據《 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進口食品應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載明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原產地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沒有中文標簽的,不得進口。
?
檢察官認為,該店的20余款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簽,無法確定其來源是否正規,不僅侵害消費者知情權,且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危險,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
隨后,定海區檢察院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該店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局定海分局執法人員經過調查,向該店發出整改通知書。
?
中文標簽不是隨便就能貼的
?
市市場監管局定海分局執法人員介紹,法律規定進口食品須貼中文標簽,旨在讓消費者更方便地了解食品信息,比如進口奶粉的配方是否符合孩子體質,同時限制來路不明的“洋食品”上架銷售,遏制假冒偽劣產品,以保障食品安全。
?
“中文標簽不是隨便打印一下就能貼的。”執法人員介紹,進口食品入境時須經海關部門檢驗檢疫,審查合格后,進口商才能將中文標簽貼在產品原外包裝上。通過正規渠道入關銷售的進口食品,其中文標簽都在海關有備案。
?
執法人員介紹,進口食品沒貼中文標簽一般有三種原因,一是進口商疏忽大意忘貼了,二是進口食品通過“代購”以海外直郵方式入關,三是食品是走私來的或國內假冒的。
?
店家稱涉案食品用于展覽
?
那么,定海這家店的部分進口食品為何沒貼中文標簽?食品來源正規嗎?
?
經調查,該店表示,其與廣州一家進口貿易公司有商業合作,對方公司建有一個跨境網購平臺,在網上銷售進口食品。這些商品以跨境直郵方式發貨,沒有中文標簽。
?
定海這家店則在店內開了一個展區,向顧客展示對方公司的進口食品。展區內標明了這些進口商品是樣品,并寫明了僅限網購。
?
雖然這些上架的進口食品只用于展示,但其容易誤導消費者,且難以自證來源正規。該店隨即按整改要求,對所有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作了下架處理。
?
定海開展中文標簽整治行動
?
“我們實地查看了定海多家類似的商店,發現這種進口商品不貼中文標簽的現象并不是個案。”辦案檢察官說。
?
于是,定海區檢察院突破“一案一辦”思維,全力發揮訴前檢察建議的輻射效應,與市市場監管局定海分局進一步溝通協調。
?
這段時間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定海分局開展了進口商品專項整治行動,對定海全區范圍內的超市、進口食品專營店、母嬰店等的進口食品進行全面檢查、整頓。截至目前,該局共查獲近10件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簽食品案。除下達整改通知書外,該局還將根據調查結果對涉案商家作進一步處罰。
?
晚報提醒,挑選進口食品要緊盯中文標簽。確認進口食品身份的*直觀方法是查看外包裝的中文標簽。消費者可向商家索要查看海關部門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貨證相符的才是正規渠道的進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