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會為您揭曉答案。 ?
【現象】
饅頭發霉
老人掰掉霉點繼續吃
?
北方人都習慣吃饅頭。周先生稱,前陣子自己從老家帶了一大包饅頭回西安,在陽臺放著,這兩天發現有的饅頭長了霉點,他覺得發霉的饅頭不能再吃,但父親卻舍不得扔,認為把有霉點的地方掰掉,沒長霉點的地方還可以吃。
?
周先生說,霉點掰掉后,饅頭看上去好好的,聞著也沒異味,但他還是很忐忑,擔心有害健康。
?
【準備】
饅頭裝入塑料袋
密封兩天發霉了
?
發霉饅頭沒發霉的部位還能吃嗎?華商報記者聯合西安營養學會專家打算做一個實驗。
?
一周前,華商報記者從超市購買了3個饅頭,裝在保鮮袋里敞口放在室溫下3天,卻一直沒有發現霉點。在專家指導下,記者將裝饅頭的保鮮袋密封起來,兩天后,饅頭底部出現綠色霉點。記者打開塑料袋,立即有一股酸味散發出來。
?
3月15日,華商報記者拿著發霉的饅頭到西安營養學會,準備和專家一起揭秘。
?
【實驗】
通過顯微鏡,觀察饅頭霉菌
?
實驗時間:2019年3月15日實驗地點:西安營養學會生活實驗室
?
實驗人員:華商報記者,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婳、張旭、趙曾
?
實驗顧問:西安營養學會會長王勇健、副會長張寶善
?
實驗儀器:光學生物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無菌水、接種針、擦鏡紙、95%酒精
?
實驗樣本:發霉饅頭樣本1、樣本2、樣本3
?
>>>實驗原理:
?
構成霉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是一種管狀細絲,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像一根透明膠管,直徑一般為3~10微米。霉菌可在顯微鏡下顯示其特征形態,從而判斷在樣本肉眼未見霉菌處是否有霉菌存在。
?
>>>實驗過程:
?
1. 載波片兩端滴上2~3滴95%酒精,用潔凈的雙層紗布反復捻轉擦干凈,然后在酒精燈火焰上烘烤幾次,烘烤面向上放于實驗臺上。
?
2. 接種針在酒精燈上灼燒,冷卻后在樣品發霉處和肉眼未見發霉部位挑取少許檢體,逐個涂在對應的載玻片上。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無菌水、直徑約1cm。用接種針把菌絲平鋪,蓋好蓋玻片。
?
3.調整視野光源至明亮。
?
4. 調整觀察倍數、矯正焦距至清晰,觀察。
?
>>>實驗結果:未發霉的部位也有霉菌
?
實驗證明,在顯微鏡下,三個發霉饅頭樣本肉眼未見發霉處均觀察到霉菌。
?
1. 在3個樣本發霉處觀察到兩種形態的霉菌,為別曲霉菌和青霉菌。
?
2. 在肉眼未見發霉處在顯微鏡下發現曲霉菌。
?
【解析】
有肉眼看不見的霉菌 在饅頭中擴散
?
讀者可能會納悶,為什么饅頭沒發霉的部位也有霉菌呢?
?
張婳介紹說,霉菌是真菌類的微生物,霉菌細胞用肉眼無法看見。而霉菌大量繁殖后產生的霉菌菌落是肉眼可見的。
?
饅頭富含淀粉,在潮濕溫暖的條件下會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有的霉菌帶色(如青霉屬、黑曲霉、黃曲霉等,有的霉菌初為白色不易發現,只有老熟后變為灰褐色、黑色才容易被發現。
?
所以,在可見霉菌處附近實際上已經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霉菌存在。霉變越嚴重的食物,細菌、霉菌等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在食物中擴散范圍就越大。
?
吃了有霉點的饅頭可能致癌
?
去掉發霉部位的饅頭能不能吃呢?
?
張婳表示,饅頭等糧食類的食物容易滋生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和鐮刀菌等。部分霉菌及其所產生的毒素食用后易造成食物中毒,如黃曲霉毒素具有肝毒性,長期少量攝入可引起亞急性和慢性損傷,是公認的致癌物質,并且黃曲霉毒素耐熱,只有溫度達到280℃才能破壞其毒性。另外,青霉素和某些鐮刀菌產生的毒素可導致食物中毒。
?
張婳提醒市民,霉變饅頭的未發霉部位有肉眼不可見的霉菌和霉菌毒素,日常加熱的溫度并不能完全去除霉菌毒素。因此,霉變食品一定要及時丟掉,千萬不要持僥幸心理食用,當心引起食物中毒。
?
【支招】
吃不完的饅頭怎樣存放?
?
北方人愛吃饅頭。那么,饅頭怎么存放才不易發霉呢?
?
張婳建議,如果饅頭數量不多,第二天可以吃完的話,可將這些饅頭放在冷藏室儲存,吃的時候加熱即可;如果買的饅頭較多,兩三天內吃不完,可將多余的饅頭按照每頓飯的量,裝進干凈的食品塑料袋后再冷凍起來。冷凍儲存的饅頭可以存放一個月以上。吃的時候直接拿出來放在蒸鍋里加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