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國君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保障食品安全需加快處置超期超標稻谷。 ?
自2011年以來,我國稻谷產量持續(xù)保持在2億噸以上,對保障國內稻米口糧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2018年糧食產量的公告》顯示,2018年,全國稻谷產量高達2.12億噸,處歷史*高水平。但是,2012年以來,隨著我國政策性糧食收購數(shù)量大幅增加,進口量增加,出口量較小,消費量下降,導致庫存不斷增長,遠遠超過合理水平,其中稻谷庫存總量創(chuàng)歷史高位。據(jù)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shù)據(jù),2013-2018年稻谷年末庫存平均每年增加2400萬噸左右,6年累計庫存已超過1.4億噸,總庫存量達到稻谷全年產量的三分之二。
?
按照目前通常的儲存條件,稻谷儲存超過2-3年一般成為超期超標糧食。根據(jù)行業(yè)經驗,目前我國超期儲存稻谷占總庫存的10%-15%,約1400萬噸以上。
?
岳國君解釋說,稻谷在儲藏期間,往往會發(fā)熱、霉變、生芽,導致稻谷品質劣變,隨著儲存時間延長,容易產生陳化變質現(xiàn)象。儲藏時間較長的陳米,將基本喪失新大米飯香、黏、軟的食用品質,更嚴重的是,稻谷易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素等毒素。其中,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穩(wěn)定性*高的真菌毒素。它通過食用進入人或動物體內后,除抑制DNA、RNA合成外,也抑制肝臟蛋白質合成,導致人體中毒,還可引起人或動物膽管上皮細胞增生及脾、腎、睪丸、大腦、神經系統(tǒng)病變,以及抑制免疫。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大米中黃曲霉毒素限量有明確要求。
?
對這些有毒、有害的人畜不能食用的稻谷,只能用于工業(yè),不得進入口糧和飼料市場。但由于監(jiān)管缺失、沒有分類儲存、缺乏有效處理手段等原因,使部分投機商采取摻兌等方式進行使用和銷售,*終不可避免地進入人體,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消納超期超標稻谷,避免有毒、有害的稻谷流入食品領域。
?
儲存時間越長,不僅導致稻谷品質下降、損耗嚴重、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同時,稻谷累積越多,還將給國家?guī)砭薮蟮呢斦摀0凑漳壳暗竟仁諆φ叱醪綔y算,一般情況下,稻谷儲存1年,中央財政直接補貼每噸260元左右(約含收購費用50元、保管費80元、利息補貼130元,超過一年需繼續(xù)支付保管費和利息補貼共約210元,按1噸稻谷平均存儲兩年計算,每噸國家補貼470元,還不包括如調運出省的移庫費用、損耗和建倉補助等。儲存1億多噸的稻谷,每年需要的保管費用和利息就高達300億元以上,時間越長,費用越高,財政壓力越大。
?
消除超期超標稻谷這一食品安全隱患迫在眉睫。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的要求,因此,在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jiān)測和監(jiān)管的基礎上,急需采取安全有效、切實可行的處置方式,避免超期超標糧食流入市場。
?
岳國君建議:一是在當前國家正在開展的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shù)量和質量大清查中,徹查我國庫存糧食中超期超標稻谷的數(shù)量、分布以及流向,科學評估超期超標稻谷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制定消納計劃,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
二是加快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超期超標稻谷定向供應機制,設定年度供應目標,明確供應對象,建立全程閉環(huán)監(jiān)管機制,確保超期超標糧食優(yōu)先、高效、安全轉化,保障食品安全。
?
三是強化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稻谷流通和消費環(huán)節(jié)的日常監(jiān)管,嚴禁超期超標稻谷流入食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