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以及無縫隙、全覆蓋的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
全鏈條監管
構筑全程治理體系
?
3月11日,市民提著剛采購的蔬菜、水果、肉類品等,走進縣農貿城快檢室親身體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服務。檢測員劉濱告訴記者,“快檢室對公眾開放,群眾如果對購買的蔬菜不放心,可到快檢室進行檢測,我們會將檢測結果及時告知群眾,讓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
據了解,從傳統監督抽樣所需要的數天到現在的1小時、甚至是10分鐘,快速檢測成為了現實。不管是檢測品種的覆蓋面還是安全性指標檢測能力,都實現了較大提升。目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已成為縣內各大農貿市場、超市、食堂、食品加工企業的“常客”。
?
通過檢測手段把好食品安全“出口關”的同時,我縣在食品安全“入口關”也筑起了堅實的“安全墻”。進入市場肉品****統一配送、種植類農產品二維碼追溯、水產品產地標識準出……這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為我縣構筑全鏈條式食品安全監管寫下了生動的注解。
?
同時,我縣按照監管重心下移和全覆蓋的原則,推行食品安全區域監管網格化工作模式,構建起縣、鎮(街、區、村(社區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格體系,將全縣劃分為365個網格,充分利用基層食品安全監督、協管人員織密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全面提升全區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
從去年3月份成功爭創為“山東省食品安全先進縣”,到11月順利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驗收,我縣市民見證了食品安全全程治理“從有到優”的蝶變,背后折射出的是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躍升。
?
“通過將食品的全部鏈條集中管控,目前我縣已形成全鏈條監管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于波表示。
?
全方位管理
織密食安監管網絡
?
3月1日下午,完成了**的忙碌工作后,家住上海花園的楊女士來到小區附近一家超市選購肉菜,這已經成了她的生活常態。楊女士表示,隨著小區超市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肉菜品種的逐漸豐富,這里已成為她選購肉菜的好去處。
?
作為參與“食安山東”品牌創建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放心肉菜”工程將監管目標延伸至超市主體。以佳樂家、全福元為代表的兩家大型超市,也是縣內的“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據了解,從肉菜原料源頭監管、質量安全管理到“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的建立,兩大示范點為全縣肉菜安全質量的提升起到了示范效應。
?
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馬寧介紹,“全縣所有大中型超市的蔬菜、生鮮肉均實現定點集中采購,50%以上大中型超市參與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活動。實施食品生產企業賦碼追溯,全縣75家食品生產企業全部建立追溯體系,將鏈接產品原料、加工工藝和加工過程、檢驗報告等信息的二維碼印制在包裝上,完善了追溯鏈條。”
?
對食品行業實行全方位管理,同樣是我縣創建“山東省食品安全先進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關鍵之招。在現有的1600余家餐飲服務經營單位中,我縣已完成量化分級的單位達到230余家,量化分級率達****。其中,A級餐飲單位190余家、B級餐飲單位1100多家;全縣132家學校食堂全部是B級以上,并進行了“明廚亮灶”改造,A級達到30%以上。
?
“下一階段,我縣將繼續開展食品經營企業各類專題培訓,推進生產、加工、流通、餐飲等全鏈條爭先創優,以點帶面促進全縣食品安全水平提升。”馬寧說。
?
全領域合作
打造社會共治新局面
?
食品安全非一日之功。當前,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已成為黨和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遵循精細化的社會治理規律,才能構建政府監管、部門協同、企業負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媒體監督和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新局面。
?
“我們不斷完善綜合協調體制,充分發揮食安辦綜合協調、牽頭抓總作用,健全‘三安聯動’機制,搭建部門協作平臺,完善部門間信息通報、聯席會商、風險交流、協調聯動等制度。完善區域間合作機制,加強聯動執法、應急處置、安全追溯、檢驗檢測、風險防控等方面合作,聯合打擊跨區域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縣市場監管局局長李永金說。
?
去年以來,我縣先后開展了食品藥品領域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食安護佳節”、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守護舌尖安全等40多項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各類業戶11200余家次,查處食藥違法案件430余起。公安部門偵辦食品犯罪案件2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多人,有效震懾了食品違法犯罪行為。
?
同時,我縣對部門食品安全監管事權劃分“責任田”,促成多部門聯動協作的局面,讓監管觸角全方位延伸,形成監管合力,消除了交叉重復和漏洞盲區。
?
食品安全是*基本的民生,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基本的需要,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李永金表示:“我們將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監督,開展誠信訪談、知識競賽、問卷調查等活動,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特邀監督員、特邀宣傳員、社會監督員的作用,積*打造社會共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