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重于天,吃在嘴里的事情總是馬虎不得。但是也有些人出于吸引眼球或者別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網上編制出種種食品行業里匪夷所思的謠言,讓人心惶惶。
?
《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查找資料,盤點分析2019年剛剛過去的二月份,到底有哪些謠言?你信了哪條?
謠言
夾江某小吃店百元百斤賣死豬肉?
?
2019年2月26日,樂山網警巡查執法官方微博發布通報:25日,一則微信在微信群里瘋狂傳播,地點直指樂山夾江,事件內容:賣死豬肉!
?
據夾江縣公安局反饋,經夾江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監管局調查,該店三證齊全,開業以來原材料采買渠道正規。
?
關于網傳“夜抄手購買100元一百斤的死豬肉并被查封”事宜是謠言!
?
老板目前歇業的原因是:喜得麟兒!恭喜了,老板!并未被相關部門停業整頓!
?
樂山網警: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可好 !
謠言
空心菜大多重金屬超標 屬毒中之王?
?
春天到了,大量應季蔬菜上市,一片綠油油煞是可愛。空心菜作為原產于中國的“綠色精靈”,也受到市民熱捧。
?
但是*近有傳言說,市面上的空心菜大多重金屬超標,在國外根本沒有人吃。其原因為空心菜是空心結構,又長在污水中,很容易吸附重金屬。
?
專家表示,空心菜是空心結構沒錯,但污水中種植空心菜的說法是空穴來風,由于空心菜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如果水質不達標,空心菜根本無法生長存活。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空心菜是速生綠葉菜,旱地水田都能長,只是水生的空心菜比旱地里的粗大。”
?
“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關鍵是要看種在哪里,怎么種的。”朱毅說,空心菜本身的重金屬含量,取決于種植環境中土壤和水的重金屬含量,潔凈環境中生長的空心菜不會存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現象。相反,如果種植環境不達標,即便“不愛”吸附重金屬的作物,估計也難達到國家標準。
?
謠言
30年后巧克力即將消失?
?
近期巧克力即將消失的消息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外媒稱:受全球變暖的影響,30年后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如果全球變暖的步伐持續行進,將導致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越來越難以生存。
?
這下愛吃巧克力的網民瞬間沸反盈天,把這一話題送上了熱搜。
?
但是隨即各大官微也進行了辟謠。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付鵬說,因30年間全球氣候變暖便導致可可滅絕的說法未免過于武斷。
?
他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對可可屬物種產生影響,但更多的是干旱或洪澇帶來的危害,氣溫本身不是問題。“其實,可可在我國廣東、浙江、北京等地大棚內也有栽培,只要控制好溫濕度即可。”
?
謠言
美團“收編大眾點評”?雙方回應
?
2月25日上午,有消息稱,美團點評CEO王興在內部信中表示,點評平臺更名為點評App部,“美團弱化大眾點評交易的功能”。
?
對此,美團方面回應稱,“王興發內部信宣布組織架構調整”、“弱化大眾點評的交易功能”等言論是謠言。
?
上述消息指,美團點評于上周公布了新一輪人士調整。王興在內部信中表示:點評平臺更名為點評App部。負責“大眾點評”App相關產品策劃、內容運營和研發工作。任命黃海為負責人,向王慧文匯報。
?
美團方面表示,集團在2018年10月31日的組織架構調整中組建了用戶平臺,旗下包含美團平臺、點評平臺、服務體驗平臺部等部門。此次只是用戶平臺自身的一次內部升級,成立美團App部、點評App部以及后臺支持部門,致力于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能力,李明、黃海分別為美團App及點評App負責人不變,仍向王慧文匯報,并非公司層面組織架構調整。
?
謠言
河北有人感染豬病毒致死?
?
21日,一段長約2分鐘視頻在各微信群中傳播,該視頻的發布人在視頻中稱,在河北省巨鹿、隆堯兩縣交界處出現丟棄的死豬,并聲稱當地發生豬瘟疫情,并在視頻中煽動網友對此事進行轉發,呼吁大家不要吃豬肉。
?
隨后河北省隆堯縣宣傳部24日通報稱,經隆堯縣農業農村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和當地鄉鎮政府聯合調查確認,該視頻系謠言。視頻發布人已被隆堯警方行政拘留。
?
謠言
耐撕的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
?
“這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紫菜,看看都是用什么做的,以后買紫菜一定要注意。”近日,數段關于質疑紫菜是塑料袋制成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
視頻中還有模有樣進行分析,但是紫菜真的是塑料做的嗎?
?
紫菜本身就富含膠質,如果浸泡的水溫不夠,或是浸泡時間不充分等原因,就可能導致紫菜,不好撕斷,嚼得費勁。
?
干紫菜遇水后會吸水變軟,而塑料袋怎么浸泡也不會吸水,而且塑料遇水后表面會凝結出現小水珠,從這就可以看出區別。
?
再說了世上無虧本的買賣,塑料本身價格不便宜,如果費勁做成可以當紫菜的樣子賣,這價格可要比真紫菜還高了,沒有哪個造假者笨到自己貼錢做買賣的。
?
謠言
肉松餅是棉花做的?
?
前段時間,一段有關肉松餅的視頻在各大網站上被瘋狂轉載。一女子將肉松餅放入手中浸泡,發現肉松掉色,隨后認為這些肉松均為棉花制作的,一時間關于“棉花肉松”的傳聞讓人觸目驚心。
?
其實肉松和棉花,一個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肌肉纖維,一個是由纖維素構成的植物纖維,這二者完全不相關。肉松和棉花雖然表面上看都很松軟,但肉松入口即化,棉花是怎么也嚼不爛的。
?
只要泡水撕扯就能很快看出結果。
?
謠言
桃子西瓜同食會致命?
?
近日,一些奇怪的相生相克的謠言在朋友圈如幽靈般復活,桃子西瓜同食會致命的傳言被刷爆朋友圈。
?
但是桃子和蘋果同食真的會致命嗎?
?
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不可能啦,如果有喜歡喝濃縮果蔬汁的讀者平時應該也會喝到西瓜和桃子的果汁,也沒有真的為此而喪命的人。
?
西瓜和桃子都含有豐富的水、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但其成分中都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兩者也不存在任何反應后會產生劇毒的物質。
?
因此二者同吃,不存在產生劇毒致人死亡的可能。
?
謠言
少食多餐養胃?
?
少食多餐更養胃,很多人印象當中都是這樣的看法,但是殊不知少食多餐是一個錯誤的養胃理念。
?
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劉賡表示,醫生給予一部分人少食多餐的建議,是針對那些胃腸功能減退的老年人,以及一些特殊人群。
?
比如做過胃腸道手術或胃大部切除術的病人,因為他們的胃腸功能下降,已經不能像健康人那樣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需要少食多餐,降低胃腸排空的負擔,否則將出現消化不良,甚至更嚴重的消化疾病。
?
但他同時指出,如果是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急性腸炎的患者,每天少食多餐,反而會增加胃酸分泌量,對于胃黏膜修復、炎癥消退都是不利的。
?
再就是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需要定時定量進餐的,這樣與藥物配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因此少食多餐,需要聽從醫生針對不同個體的具體建議。
?
湖北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胡運蓮看來,人們自幼即養成一日三餐(少數人兩餐的進食習慣,胃的運動起搏細胞、胃酸分泌等同時也形成了相應的工作規律(即生物鐘。
?
如果隨便打亂這個規律,勢必會引起胃運動、胃酸分泌等功能不協調而逐漸出現胃部不適。
?
另一方面,如果進餐次數太多而且又不定時定量,胃得不到休息更易出現問題。所以,胃不好的人,也要**三餐,*多四餐,而且要定時、定量。
謠言
睡前喝牛奶保護胃黏膜?
?
生活中,胃不好的人,經常會被告知:“可以在睡覺前喝杯牛奶,因為牛奶會在胃里形成保護膜,保護胃黏膜。”
?
湖北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胡運蓮表示,如果一日三餐已按規律進食,睡覺前就無需再進食(包括喝牛奶,因為睡覺前喝牛奶打破了胃“一日三餐”的工作節奏。
?
“而且對于有泛酸、胃脹不適的胃病患者來說,喝杯熱牛奶可立即緩解不適癥狀,這是因為喝進去的牛奶可稀釋胃酸,暫時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保護膜,但這里的緩解癥狀和形成保護膜都只是暫時的。
?
相反,牛奶促進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稀釋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強,有報告說喝牛奶后胃酸分泌量可增加30%。所以,常常睡覺前喝牛奶不僅不保護胃黏膜,還可加重胃病或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