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花光了八萬多退休金,服用后卻沒有效果,七旬老人悔不當初:保健品治病就是一場騙局。 ?
被忽悠聽講座 每次都買“藥”
?
3月5日,家住寶雞市渭濱區火炬路的王女士反映,老伴今年72歲,患有高血壓和腦溢血后遺癥。近兩年來老伴輕信賣保健品的人,前后花了八萬元。結果吃了沒有任何效果,病情反而加重。
?
王女士的老伴李先生介紹了自己受騙的過程:2017年初,有保健品公司的銷售人員打電話給他,讓他去聽免費的醫療講座,此后他便隔三差五的聽講。“我有腦溢血后遺癥,手腳不是很靈便,他們說那個‘藥’能治我的病。”李先生說。從開始的每次買一兩盒到*后每次買七八盒,費用從三千元錢到一萬三千元,兩年時間花了八萬多元。
?
王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她一開始就反對老伴買這些“藥品”,但是李先生只要聽了講座就會被“忽悠”買幾盒。回家后都服用了,但是效果幾乎沒有,春節前去醫院檢查,病情反而加重。
?
檢查是在寶雞市中心醫院做的,當時做了CT等檢查,醫生告訴李先生,他脖子的血管血流量比一年前減少、血栓更多了,并且肢體功能障礙也比以前加重。
?
高價買回的“藥”
沒有一款是藥品
?
李先生說,他買的保健品有“靈芝粉”“壽之寶”等,具體功效記不清了,只記得講課時專家說對腦溢血后遺癥有療效,介紹說是無副作用的保健品。李先生回憶,2018年夏天,該保健品公司還組織寶雞十幾位老人去了三門峽免費旅游,到了之后又有專家講課,當時要求在場的老人必須每人都買。“是一種治療很多病癥的膠囊。”李先生回憶,三個療程一萬三千元,他是回寶雞之后付的錢。
?
李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這個賣保健品的店叫“健康養生閣”。換了兩次地方,*開始在渭濱區火炬路附近,后來搬到金臺區金臺大道市民中心寫字樓11樓。他*后一次去聽講座是2018年12月底,老兩口每月退休金加起來5000多元,買保健品的事一直瞞著子女,怕孩子們反對和埋怨。
?
在李先生家,華商報記者看到李先生吃剩下的幾十瓶保健品,分別是“邦成牌輔助降血脂膠囊”“黃金磚復合酶”“新起點壽之寶”等,都標明“衛食健字”“國食健字”以及“食品生產許可證號”,沒有一款是藥品。其中賣一萬三千多元的“新起點壽之寶”,主要原料就一種:牛初乳,保健功能為免疫調節。
?
李先生介紹,八萬多“藥款”有付現金有轉賬,但賣方沒有開過收據。
?
監管部門:騙老人買保健品將嚴處
?
5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李先生所說的寫字樓11樓,敲門后看到該房已換成裝修公司。詢問得知,裝修公司搬來一個多月,之前確實是一家賣保健品的,春節前已搬走,其他情況不得而知。
?
李先生說,他也是吃了兩年的藥沒有效果,去醫院檢查后才醒悟過來,他想提醒其他老年人,“保健品治病”完全就是騙人的。隨后,華商報記者將此事反映給了金臺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食藥監工作的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將向李先生了解事情經過,如發現存在虛假宣傳、欺騙、強制老人購買保健品行為,會嚴肅處理。
?
寶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白志生說,此類保健食品沒任何治療作用,有些還有副作用,如果此類保健品有治療疾病作用,國家肯定會通過正規醫療渠道推廣,希望輕信保健品治病的老年人不要受人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