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以下簡稱為豬流感病毒的毒株引起的流感。豬流感常暴發于美國的中西部、墨西哥、加拿大、歐洲等國家。豬流感病毒可在豬群中引起較嚴重疾病,雖致死率較低,但給全球畜牧養殖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
病豬的常見癥狀包括高熱、精神萎靡、鼻子或眼睛有分泌物、打噴嚏、呼吸困難、不進食,病狀或輕微或較重。豬流感病毒在豬群中全年流行,秋末或冬季*易發,這與人類季節性流感相似。
?
豬流感初次于1918年大暴發期間被認定為與人流感有關的疾病,當時豬和人同時發病。直至1930年,才首次被確認是引發豬疫的一種流感病毒。
?
*常見的豬流感病毒為H1N1亞型,也有其它亞型毒株在豬群中傳播(如H1N2、H3N1、H3N2。這些毒株,包括由人類、豬群、禽類及野鳥的病毒基因重組而演變出來的新型毒株,即“重組”病毒,成為引發豬流感的主因。例如,1999年在加拿大,一種H4N6毒株在禽類和豬只之間交叉重組而成,病毒暴發后被控制在一個農場內,未大規模傳播。
?
*知名的豬流感暴發是1976年在新澤西州 Fort Dix 的士兵中發生的,士兵感染后身感疲倦和無力,第二天死亡,隨后他的四位同伴士兵發生X線確診的肺炎。該毒株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變異株,稱為A/NewJersey/1976(H1N1,該病毒在循環一個月后消失,沒有散播出 Fort Dix 之外。
?
除豬流感病毒之外,豬群還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類季節性流感病毒。據報道稱,H3N2亞型豬病毒*初是由人類傳給豬的。豬對禽、人和豬流感病毒都易感,有時豬可同時感染一種以上類型的病毒,從而可以充當這些病毒的基因混合器。
?
雖然豬流感病毒通常具有種屬特異性并僅感染豬,但有時也會跨越物種界線并在人體中引起疾病。這種病毒的主要變化被稱為抗原轉變。大多數人群對抗原轉變產生的新型毒株沒有免疫力或免疫力較低。如果這種新變異病毒在人群中可以致病,且易發生人際傳播,將會導致區域流行或大流行。
?
例如,2009年春季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造成了40多年來的首次大流行,該病毒就是一種融合了豬、禽和人的流感病毒,通過進一步適應及進化已經在人畜體內廣泛存在并呈現季節性流行的趨勢。
?
豬流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被感染和未被感染的豬只之間的直接接觸。該病毒在豬群中普遍存在,在美國約50%的飼養豬只曾經接觸這種病毒。而在其他國家的豬群中,該病毒的抗體也普遍存在。
?
在運送豬只時,這種緊密接觸非常常見。另外,在密度大通風設施不完備的大型養殖場,豬生長于互相接近的環境中會增加傳染的危險。病毒的直接傳播很可能發生于豬群相互觸碰鼻子或通過接觸有病毒的鼻及口腔黏液。經由豬咳嗽或打噴嚏時的空中飛沫傳播也是重要的感染方式,豬流感病毒較快在豬群中傳播擴散,幾天內即可感染全部豬群。家禽及養豬飼養人員,特別是頻繁接觸畜禽者,有更多被這種人畜共患流感病毒傳染的危險。
?
在美國,有關部門已將家禽及養豬飼養人員的定期監控篩查作為提高公眾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基礎,為這些工作者進行免疫注射和新型毒株的檢測。
?
對于豬流感的 預防分為3個部分,即預防在豬群間散播、預防豬只傳播給人類和預防在人類間散播。
?
預防流感散播于豬群的方法包括設備管理(應用消毒藥和自然溫度來控制自然環境中的病毒、豬群管理(實施隔離管理和注射疫苗;鼓勵飼養人員和獸醫在與病豬接觸操作時戴口罩,使用疫苗于豬只來預防感染是限制豬傳人的主要方法;預防在人類間散播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并做好個人防護,近距離接觸和照顧病患時,應戴口罩;直接接觸感染者后,或 處理感染者使用過的物品、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當使用消毒劑洗手以消毒。
?
由于豬流感很少導致豬只大范圍死亡,一般不需特別大宗的治療。目前也尚無證據表明食用正確處理和制備的 豬肉或其他豬制品會導致人感染豬流感。獸醫的精力應作重于預防病毒擴散到發現了病例的整個豬場或其他豬場??共《镜乃幬?,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或豬干擾素制劑,應該在發現早期或是隔離區域緊急注射以備起到預防的作用。
?
養豬及豬肉消費,一直是全球不可替代的行為,而我國又是世界上**養豬大國和豬肉消費國,生豬養殖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具有基礎性戰略地位。我國生豬養殖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及時應對豬流感,準確預警及適當預防,為大眾形成健康的公共衛生環境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因為“舌尖上的安全”始終是老百姓所關注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