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海南省市場 監督 管理局發布消息,清查“權健”門店,注銷4家、關停9家、經濟處罰1家、下達停業整頓通知書1家、正在立案 調查2家。消息發布后,家住臨高的李女士對家里的權健產品產生了質疑,這產品有沒有夸大功效,真的像宣傳的那樣包治鼻炎嗎?
?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患鼻炎多年,一到冬天就特別難受。2018年3月,臨高縣和舍鎮上開了一家“權健養生館”。經朋友介紹,她就到那里購買了權健公司生產的鼻凈粉和麥香味固體飲料。鼻凈粉是直接放進鼻子里,麥香味固體飲料是搭配著喝,按店家阿霞的說法,鼻炎很快可以根治。可是,小李使用這些產品后,出現了頭痛、一直流鼻涕,甚至出現流鼻血的癥狀。
?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李女士就來到權健養生館做火療。李女士說,當時,她看到有一個小男孩因患有鼻炎,店員正在用經絡儀給男孩治療鼻炎。另外,還有顧客或購買權健產品,或等候治療。而店家阿霞把顧客做治療的視頻拍攝下來,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推廣。
?
看到這么多人相信權健,李女士也深陷其中。在店家阿霞的推薦下,李女士又購買了權健生產的鈣片和負離子磁衛生巾,加上火療,一共花了兩千多塊錢。可是,大半年過去了,李女士的鼻炎并沒有好轉。權健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6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被批捕后,海南清查“權健”門店,李女士看到新聞,對權健產品的功效更是打了個問號。
?
根據李女士提供的信息,19號下午,記者來到臨高縣和舍鎮權健養生館。這里大門緊閉,墻上巨大的招牌也不見了。
?
附近居民介紹,這家權健養生館的老板叫阿霞。前幾天,招牌就拆掉了。隨后,記者撥打了阿霞的電話。
?
電話那頭的女子,否認曾經營權健養生館。然而,記者來到之前的權健養生館敲門后,一名男孩開門,稱他媽媽確實在這里開了一家權健養生館,賣權健保健品、給顧客做火療。
?
這名男孩告訴記者,他的媽媽叫阿霞,而記者之前打的那個電話,就是他媽媽的電話。但他平時都在儋州讀書,很少在家,知道的也不多。這個周末他回家后,就發現家里的保健品和一些儀器都不見了,門口的招牌也拆掉了。隨后,記者又聯系上了工商部門。
?
工商部門表示,前幾天,在接到投訴后,他們就對這家權健養生館進行調查。經調查核實,權健養生館涉嫌虛假宣傳,被工商部門責令關門停業。目前,此事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在權健事件仍然沒有塵埃落定的時候,無限*再次站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近日,陜西3歲女童服用無限*保健品,疑似導致心肌損害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無限*陜西經銷商被立案調查。
?
近日,田淑平女士向媒體披露,2017年7月,她3歲的女兒被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在陜西當地無限*指導老師樊某的推薦下,服用無限*產品。
?
無限*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成立于1992年,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其產品涉及食品、護膚品、養生用品等。田淑平說,在之后的四個月時間里,她花費六萬多元,陸續購買了無限*兒童口服液、無限*益生菌等八種系列保健品,但之后,孩子身體出現異常。
?
此后,田淑平的女兒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低血糖等病癥,田淑平認為造成孩子生病的原因,是無限*經銷商的虛假宣傳害了女兒,而無限*陜西經銷商樊某卻以沒有確鑿的證據為由,不承認是服用保健品造成后果。田淑平也多次致電總部,截止目前,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
無限*方面稱,目前,正向相關部門申請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測鑒定,對田淑平女兒的身體健康進行全面檢查。1月17號,陜西省西安市工商部門對無限*陜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對經銷商樊某立案調查。
?
隨著權健案、華林案、無限*案的不斷深入,保健品市場的亂象也被集中曝光。一些產品的銷售過程中,或是把“療效”吹得神乎其神,甚至忽悠患者放棄正規治療;或是與消費者大套近乎、噓寒問暖,又是“專家會診”,又是“免費體檢”,又是“免費旅游”,套路重重,讓消費者深陷其中;或是以會議營銷、銷售返利等形式,騙取錢財,搞起“傳銷”勾當……種種亂象,坑害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已成公害。在這里,我們要提醒消費者,保健品不是藥品,千萬別因為服用保健品錯過治療時機。
?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即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中,各種礦物質、維生素是保健品的一大類,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不以提供能量為目的的產品,主要作為食物營養成分攝入不足的補充。
?
辨別真假保健品有幾個重要的方面,1、看包裝上是否有“小藍帽”。保健食品標志的顏色為天藍圖案,圖標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樣。2、看批準文號。保健品在包裝上有國家藥監局的批準文號,國食健字G(J,字母G指國產,J指進口。或衛生部的批準文號:衛食健(衛食健進字。3、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食品在包裝上標識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以各省的簡稱開頭,后面是流水號。
?
國家規定保健品不得涉及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功能,不能以任何宣傳形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誤解,保健品說明書必須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盲目補充保健食品以達到滋補養身、祛病除根反而適得其反。另外,根據相關規定,保健品不得誤導消費者使用,但很多保健品在說明書或者宣傳廣告上,都暗示或直接指出其有治療某種疾病效果。面對這類保健品的推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如果您發現您購買的保健品有問題,可以向工商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反映,如果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除此之外,監管保健品市場,更需要職能部門給予足夠重視,規范管理保健品行業。
?
400年傳承古方、高科技組合、不打針、不吃藥可以治好鼻炎。看到這樣的宣傳語,受鼻炎困擾的人,可能會很心動,殊不知這治療鼻炎的“神藥”實則只是消毒產品。近日,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檢察院訴鼻舒堂總公司以及三家門店侵害消費者權益糾紛民事公益訴訟四起案件一審宣判。法院判決四被告立即停止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宣傳,確認四被告的行為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行為”,四被告分別在***及市級媒體賠禮道歉,并分別支付6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賠償金及承擔調查取證費用。該判決目前已生效。
?
2016年底,安徽宣城的群眾反映,購買鼻舒堂產品,錢花了不少,效果卻沒有說得好,懷疑自己上當受騙了。2017年上半年,宣城市檢察院對鼻舒堂的產品展開了調查。
?
調查發現,鼻舒堂總公司系淄博一證經貿有限公司,并不具備藥品經營資格。但在其公司官網“百年鼻舒堂”上多處出現“藥、藥膏、患者、療程、治療”等詞語,并稱其經營的產品可以治療各種鼻炎。在宣城市,鼻舒堂的門店有三家,均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
辦理該案的宣城市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副處長高軍表示,他去不同的門店,被“診斷”出不同的“鼻炎”。鼻舒堂的產品售價是每盒198元,10盒為一個療程。治療鼻炎需要三到四個療程,起賣就是一個療程。然而,這些價格不菲的“神藥”卻沒有“神功”。濞舒朗抑菌膏的批準文號為陜衛消證字[2010]第0067號,扈氏抑菌凈的批準文號為魯衛消證字[2011]第0050號,均為消毒產品。至于為何吹出來的“神藥”能誆騙住消費者,高軍分析說,因為套路深。
?
**步,以免費試用,吸引消費者前來嘗試。第二步,“診斷”出消費者患有鼻炎,并發起“心理攻勢”,告知其鼻炎危害大,不治療的話會加重變成癌癥。第三步,由于鼻炎容易反復發作,他們會吹噓店內的“藥品”效果,聲稱只要按照他們的療程來,就可以治愈,并配合大量宣傳,緊緊地抓住消費者的心理。
?
2017年6月,宣城市檢察院對鼻舒堂總公司以及其在宣城的三家門店提起公益訴訟。
?
法院審理認為,四被告的經營范圍不含藥品,其應對自己經營的產品性質、功能有足夠認識,其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店面裝潢、宣傳單、滾屏廣告、店員宣傳和投放電視廣告、DM廣告等方式對其經營的產品作用進行擴大化描述,宣傳其具有治療鼻炎的功能,足以讓不特定的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對此產生誤解,將其與藥品混淆,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構成對不特定消費者的欺詐,存在著耽誤患者進行正規治療的高度可能性,四被告應立即停止虛假的及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并根據影響范圍在相應的媒體上進行賠禮道歉。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規范經營行為,酌定四被告分別承擔6000元至20000元賠償金(由法院上繳國庫。
?
我這里**給觀眾朋友簡單地做一個有關保健品與藥品的科普,以便廣大消費者擦亮眼睛,不上當受騙,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保健品與食品是有著*其嚴格的區別的。作為商標,它們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用于食用的保健品屬于30類的食品,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的屬于5類的藥品;作為審批或備案,其文號也各不相同,藥品的批文號以“藥”字打頭,而保健品則往往以食品的“食”字、化妝品的“妝”字等打頭;它們的功能也完全不一樣,保健品只適用于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而藥品則是以預防、治療疾病為目的,因此保健品不得聲稱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的功能;此外,有些藥品可能或多或少有一定毒副作用,而保健品必須**安全,不能對人體產生任何毒副作用。
?
“權健”、“鼻舒堂”等不良商家故意混淆保健品、消毒品與藥品的界限,違規夸大保健品、消毒品的功效,大打虛假廣告,將保健品、消毒品吹噓成為包治百病的“神藥”;他們還搭售其他產品,高價進行推銷,謀取高額利潤;耽誤患者治療,甚至損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對此,我只能憤怒地用泯滅人性、喪盡天良來進行控訴!
?
同樣令人憤怒的是,像“權健”、“鼻舒堂”這樣的不良商家,長期坑蒙拐騙,早就有不少消費者進行投訴,可為什么他們卻不僅安然無恙,而且越做越大,涉事企業竟然成了當地的門面大戶,涉事老板竟然成了當地的頭面人物,當地的監管部門干什么去了?監管部門能不能改一改被動執法的尷尬局面,舉一反三,主動出擊,窮追不舍,一查到底?當不良商家已經將魔爪伸向全國各地的時候,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監管部門有必要采取斷然措施,統一協調行動,像重視食品安全那樣,下大力規范保健市場,讓廣大消費者真正得到依法保健、科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