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 ?
此次評估工作首次委托給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評估內容主要是校方責任落實情況和食堂經營方責任落實情況,包括許可 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管理、環境衛生、原料(含添加劑控制、加工制作過程、設施設備及維護、餐飲具清洗消毒等九個方面。
?
評估現場對各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員進行閉卷考試,考試內容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必備知識參考題庫》。
?
本次風險評估對象除市中區沒有小學食堂外,涵蓋濟南市其余11個區縣正常經營的小學食堂109家,其中包括,長清區33家,章丘區17家,濟陽區16家,平陰縣14家,歷城區10家,南部山區6家,商河縣5家,高新區3家,槐蔭區2家,歷下區2家,天橋區1家。長清、章丘、濟陽、平陰四縣區的小學食堂占總數的78.43%。
?
109家小學食堂中,積*按要求實施色標管理的85家;能夠對食品原料進行快速檢驗的30家;開展明廚亮灶的25家;采用HACCP、ISO22000等先進管理體系的有3家。
?
109家小學食堂中,食品安全管理員考核得平均得分97.52分。得分超過平均分(97.52的共72家,僅有一家學校得分低于85分,被判定為不合格。
?
從評估情況看,濟南市小學食堂校方首負責任和食堂經營方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較好,各校食品安全管理員對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掌握較好,學校整體條件能夠滿足食品安全要求,沒有發現重大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
絕大部分學校食堂能夠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漸開始采取色標管理、快速檢驗、明廚亮灶等方式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個別小學食堂先行一步,采用HACCP、ISO22000等先進管理體系實施風險防控。
?
通過評價,濟南市小學食堂中,17%的學校在評估重點項上存在問題,83%的學校在評估一般項上存在問題,主要在在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原料控制、加工制作等方面存在風險點。
?
環境衛生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部分學校場所環境存在衛生死角;防蟲防鼠設施安裝、使用不規范;更衣室空間不足設備不夠,工作服與個人衣物混放;個別學校供水管道安裝不合理,使用小型集體供水或自備井水的水質檢測不及時等。
?
設施設備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部分學校設施設備維修保養不及時,如設備老化生銹、冷藏冷凍設備溫度顯示器無法正常顯示等;還有個別學校設備配置不齊全、不規范,如洗手消毒設施不能滿足需要,未配備足夠的中心溫度計等。
?
原料控制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部分學校采購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關產品時,進貨查驗記錄不規范,索證索票不齊全,個別學校未建立進貨查驗記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關產品的貯存不規范,存在混放、標識不清等問題。
?
加工制作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部分學校場所布局不合理,未嚴格遵循“生進熟出”單**向的原則;食品加工制作、工用具使用不規范,存在交叉污染隱患;食品留樣不規范等。
?
對于上述問題,濟南市食藥監局責令校方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加強風險防控管理,實施全過程監管,推動落實良好行為規范。濟南市食藥監局要求各學校要立即進行研究、整改,整改情況及時報轄區食品藥品監管和教育行政部門。區縣食品藥品監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日常檢查和管理,促學校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