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毒后的 餐具裸露在外,接觸直接入口 食品工作人員未戴口罩……”11月28日上午,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市場 監管所的網格員劉濤在太原街 美食廣場的麗莉麥香園刀削面店攤位上仔細 檢查著。他通過沈陽市移動終端執法APP系統把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一一拍照并做描述,之后把經營業戶當場整改后的照片附上,檢查完畢后自動得出分值——88分。劉濤與攤位負責人雙方電子簽名確認后,點擊“提交”。
?
自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特別是今年7月以來,沈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一直把“三小”(小飯店、小熟食店、小食品加工店作為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重點對象。沈陽市市長姜有為提出:監督管理工作要按照“核定量、編成組、綁定戶、全覆蓋、頻重訪”的要求,實行精細化管理。10月14日,沈陽市食藥監局制定發布《沈陽市食品“三小”網格化監管工作方案》,打造縱向行業網格監管體制。
?
“為探索‘三小’精細化管理模式,并建立起長效的監管機制,在沈陽市食品藥品安全監測預警中心原有技術基礎上,我們設計了網格化監管信息系統平臺。”沈陽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高麗莎介紹,該平臺的建設從微觀全覆蓋入手,力爭實現宏觀全覆蓋管控。
?
網格責任厘清壓實
?
登錄沈陽市食品藥品安全監測預警中心,點擊“監管一張圖”,就會直接呈現出沈陽市總體網格地圖,不同區縣用不同顏色區分,密密麻麻的網格使用數字標注序號。點擊一個網格,彈出框上即顯示出網格名稱、網格監管企業數、網格監管所名稱和網格監督員姓名。進一步放大網格后,能夠清晰看到紅、綠色圓點標注的業戶所在位置——這是根據移動終端執法系統采集上報的地理經緯度確定的業戶位置,紅色表示本周沒檢查的業戶,綠色表示本周已經檢查過的業戶。點擊企業還可以看到業戶的基本信息、歷次日常檢查情況以及電子檔案等。
?
“通過網格、業戶、網格員三方綁定,包格包戶到組到人,我們就是要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沈陽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學良表示,人與戶的結合,既有邏輯上網格的意思,也有物理空間上網格的意思。
?
據了解,沈陽市搭建了四級網格架構,設計1個一級平臺綜合監管網格,11個二級平臺區局指揮調度網格,100個三級基層所解決網格,599個四級專業網格,共1212名專業網格員。一級網格是市食藥監局,職責是頂層設計、推進、監督和考核;二級網格是區市場監管局,職責是指揮、調度、考核;三級網格是市場監管所,職責是具體劃定專業網格,協調和督辦解決問題;四級網格是專業網格,基層監管人員作為專業網格員,職責是巡查、發現問題、上報、現場指導整改、監督整改和重訪。
?
“目前,沈陽市2.89萬戶食品‘三小’企業已全部納入電子地圖,市、區、所、網格員已經全部實現系統銜接,網格監管信息全圖描繪成型。”沈陽市食藥監局科技信息處處長周宏文說。
?
監管考核精細到“底”
?
“我們要在半個小時之內檢查完一家,每天至少要走10家經營業戶。”劉濤說,系統對他們在每家企業的檢查時間、每天檢查的企業數、檢查出來的問題、整改情況實時監控,每周生成考核分數、定期通報,還有督導考核組隨機抽檢,因此一點也馬虎不得。
?
據悉,沈陽市食品“三小”網格實行了“八定”標準。即:定格、定人、定責、定點、定時、定質、定量、定論。定時,分別按戰時、日常優化、應急三種模式設定檢查頻次。定質,統一檢查標準、工作規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考核。
?
定論,包括對業戶的定論和網格員工作的定論。對業戶的定論,是根據《沈陽市食品“三小”網格化監管標準清單》的得分,成績在90分以上的,量化等級給予優秀——即大笑臉;75~89分的,給予良好——即微笑臉;74分以下的,給予一般——即平臉。顧客通過掃描二維碼可獲知檢查情況和量化等級。對網格員工作的定論,要依據沈陽市食品“三小”網格化監管考核清單和四級網格員工作規范,在每組網格員名下,系統自動生成執法巡查監管工作電子檔案和線上成績;結合線下抽查復核成績,二級平臺對每個網格員的考核量化定論。
?
“系統設計時,我們考慮到各類食品與業態的不同專業要求和監管模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設計出了這樣一套可操作性強、具有實際管理價值的系統。” 沈陽市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處處長張一兵介紹,該系統已經實現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解決問題、督導考核四個環節程序穿透,工作標準、考核結果賦予分值全部嵌入系統程序。換言之,實現了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流程化,流程問題定量化,定量問題信息化。
?
問題整改質量提升
?
11月28日中午,記者在太原街美食廣場隨機掃描了一家小餐飲店經營許可證上的二維碼,鏈接頁面立即顯示出該業戶的名稱——沈陽市和平區李雪香辣緣食品店,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等級“微笑”,行政許可信息以及11月27日的日常檢查信息。信息顯示,該店“未取得供貨商資質證明、加工區域未設置封閉垃圾桶”,需要整改。該店負責人李雪認為,網格員檢查,顧客掃碼,都是在督促店里提升經營質量。
?
據了解,網格化監管信息系統平臺自10月25日上線運行以來,通過1個月時間的全覆蓋檢查,網格員監管巡查次數已達9.28萬家次,發現問題約1.1萬條。監管人員針對問題較集中的“治臟治亂”“穿衣戴帽”等問題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目前已下達工作督辦單22份,“三小”問題總數、問題發現率現已明顯下降。
?
李學良介紹,通過采取網格化智慧監管,該局在監管工作中已經形成“四個閉環”:一是通過對業戶的檢查、發現問題、整改、重訪,形成現場檢查解決問題的邏輯閉環。二是通過對網格員檢查頻次和質量分析定論,作為督考依據,形成網格員工作激勵機制運行的責任閉環。三是通過對檢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匯總共性和個性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核心,開展專項整治,形成檢查、數據分析、問題導向、整治和工作提升的工作閉環。四是通過對業戶的檢查定論,引導消費者尋找笑臉消費的同時,形成對業戶的利益引導,進而支持執法監管,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監管者、業戶、公眾社會共治的運行體系閉環。
?
沈陽市食藥監局局長曲向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完善網格監管運行,做好網格信息拓展,并與網絡訂餐平臺對接,推進網格化監管內容拓展,逐步擴大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對象進入網格,在監管對象上做加法,邏輯網格穿透上做減法,逐步建立食品智慧化監管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