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對于城鄉居民來說,如何吃得安全,就是頭等大事;對于政府來說,保障居民的 食品安全,就是頭等大事。
?
正因為如此,從2016年起, 杭州市余杭區先后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全面動員,周密部署,高位推進,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先后通過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浙江省放心農貿市場先進區驗收,網絡食品 監管、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等工作經驗,通過全國媒體,走向全國。
?
“更重要的是,余杭區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區,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站上嶄新臺階,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余杭區食安辦負責人說。
?
搭起一座立體的食品安全屋
?
“點多、面廣、線長,是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突出特點。”余杭區食安辦負責人說。這些特點,考驗著余杭區食品安全的監管智慧。
?
余杭區全面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出臺了《杭州市余杭區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意見》,與20個鎮街、7個監管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
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十三五”規劃,進行專項規劃;
?
成立以區長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辦八組”,統籌協調創建工作;
?
印發了《杭州市余杭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試點工作方案》和《杭州市余杭區創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區”工作方案》;
?
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平安余杭”建設等其他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考核;加大食品安全督查力度,定時通報督查結果;
?
如果說,這些是食品健康“安全屋”的棟梁大柱,那么,下面的舉措就是墻和頂、磚和瓦:
?
區食安辦對創建的8個方面、49大項、212條條款的評價細則,進行責任分解。全面收集、整理、完善各項創建資料,高分通過省創建辦資料審查。組織開展三輪模擬督查暗訪,針對發現的各項問題及時整改,查漏補缺;
?
明確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科(應急管理科增掛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秘書科牌子,強化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和牽頭抓總作用。推進鎮街食安辦規范化建設,全區20個鎮街按照“八有五化”的總體要求,提前一年實現鎮街食安辦規范化建設全覆蓋。積*推進基層責任網絡建設,打造“鎮街—村社—網格”三級網絡管理體系,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批全科網格工作準入清單,全區光村社食品安全工作站,就建了350多個,建立起小網格1590余個。市場監管平臺落地運行。鎮街成立市場監管平臺,市場監管部門實現人員下沉,在每個鎮街派駐市場監管工作站,打造高效食品安全管理平臺。“這一系列的工作,使我區的省創重點工作和特色亮點工作加分,達到了全省**。”余杭區相關部門介紹。
?
撒下一張綱目分明的監管網
?
食品的具體監管,千頭萬緒,從何入手?從何抓起?
?
余杭區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認為很重要的一條是,抓住源頭和重點領域,拓展全面監管。
?
農產品,就是一個*重要的源頭。2016年,余杭區成功創建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成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靠的就是緊緊抓住了農產品的監管,而且,這種監管還是“智慧”的:
?
推進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搭建余杭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監管平臺,推廣應用農安監管APP。今年,全區光新建追溯點100個,就投入了286萬元資金。
?
作為農產品的主要流通渠道,農貿市場是另一個*重要的源頭。為此,余杭將新建10個農貿市場檢測室列入2017年余杭區民生實事工程,全區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列為“美麗余杭”城市管理提升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
?
區市場監管局作為牽頭部門,制定了《余杭區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一個數據說,全年食品安全檢測車、檢測箱及檢測室共檢測了農產品近20萬批次。這樣嚴格的監管,換來的是全區54家農貿市場有38家被評為浙江省星級農貿市場,有13家被評為浙江省放心市場。
?
陽光廚房建設,讓消費者看得見,放心吃,是余杭食品監管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該區制定了《余杭區餐飲服務單位“陽光廚房”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任務指標,分步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學校食堂**推進,實現陽光廚房全覆蓋;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帶頭實施,發揮示范**作用;大中型餐飲單位實施源頭布點同步跟進。
?
學生飲食放心工程,是無數家長的關注焦點。余杭區大中小學及等級以上幼兒園全部建立起相關工作機制及師生監督組織;375家學校食堂中,375家統一配送大宗食品;學校商店27家,全部建成了品牌超市。甚至,連中小學校的加熱保溫水、直飲水系統,都關注到了,建成率達到了***。
?
走出一條創新不絕的路徑
?
余杭區在總結創建成功的經驗時認為,創新就是成功之道。
?
除了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檢驗檢測;堅持高位推進,構建社會共治良好格局等動作,余杭結合實際,創新監管思路,打造食品安全監管特色。G20杭州峰會的食品安全保障,就是*生動的例子。
?
當時,余杭有5家種養殖基地列入G20杭州峰會農產品供應基地,7家食品生產企業成為供會食品生產企業,是供會食品生產企業*多的區縣。面對這樣的重任,余杭創新舉措,全力保障G20杭州峰會食品安全供應。
?
“三個一”監管模式——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領域重點單位推行“三個一”,即食品生產領域“一張網”、流通領域“一張卡”、餐飲中央廚房“一張圖”建設,實現食品安全追溯重點領域全覆蓋。
?
據介紹,具體說來,“生產領域一張網,分批擴面推進,全區取證食品生產企業實現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全覆蓋;流通領域推行一卡通,重點做好農批市場追溯一張卡建設,做好上游蔬菜種養殖環節的來源可溯和銷售末端的去向可追;餐飲領域一張圖,抓住中央廚房這個關鍵點,在強化‘統一信息公示、統一原輔料溯源管理、統一臺賬、統一陽光監控、統一第三方檢測、統一成品冷鏈管理、統一食品安全責任險’的‘七統一’基礎上,向管理系統化、自檢規范化、批生產記錄試點化、門店視頻化的‘7+4’工作模式提升,實現從原料到成品‘一張圖’、從中央廚房至門店‘一張圖’、各門店布點‘一張圖’”。
?
“阿里巴巴所在地”是余杭的一個標簽,也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優勢和挑戰。余杭加強與阿里巴巴等平臺的政企協作,督促平臺嚴把準入關,對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商家予以清退,平臺上的入網食品經營者從120萬家下降到50余萬家;嚴管網絡訂餐,檢查第三方平臺餐飲單位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及時匯總、核實發現的問題,并抄告第三方平臺注冊地所在監管部門。
?
僅在今年,就有590余家不符合條件餐飲單位下架……余杭“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的典型做法,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表揚。
?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