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崔永元真面”檔口,發現檔口左側除了貼著后勤管理處的《公告》外,還多了兩位值班的學生志愿者,維持秩序,勸導校外人員不要借校園卡就餐。 ?
校方 ?食堂僅對本校師生提供飲食服務
?
10月21日晚,中國傳媒大學后勤管理處在其官微發了一條《關于重申我校內部食堂就餐管理規定的公告》,引發了校內師生的共鳴。
?
《公告》提出:本月以來“北苑餐廳”二樓增設了“崔永元真面”等檔口,供應自制湯面等品種,得到校內師生、校友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學校食堂立足于為本校師生提供就餐服務,由于空間緊張,供應能力有限,不具備接待校外人員就餐的條件。近日發現有一些校外人員來我校食堂就餐,影響了師生正常就餐秩序。為此我處重申,我校食堂僅對本校師生提供飲食服務,不對外營業,憑校園卡就餐,請社會各界人士予以諒解和支持。
?
“作為本校學生到現在都沒吃上一碗真面,餐廳被外來人員占滿了,希望各位不要再借飯卡了”;“我們上課時間都有點,還得跟著一起排隊,求求外來人員別再跟我們爭餐廳了”;“維護好食堂秩序,請收好自己的校園卡”……在這條《公告》的下方,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有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校內師生的數十條留言,紛紛表達了對校外人員借卡就餐事件的諸多意見,希望社會各方人士能諒解,不要再跟風打卡“崔永元真面”。
?
據中國傳媒大學的師生反映,自從“崔永元真面”檔口開設以來,這個檔口的隊伍每天都會排到用餐區,前來用餐的人員半數以上都是外來人士,不僅擾亂了在校師生的用餐秩序,而且占用了校內食堂資源。
?
昨天中午,北青報記者在探訪“崔永元真面”檔口時發現,這個《公告》已經被打印出來,并貼在了檔口左側的公示牌上,樓梯口還站了兩位維持秩序的安保人員,同時還有來自校學生會的學生志愿者。來自廣告學院的大一生高柏雪就是**天來“值班”的學生,她時不時地走到隊伍中間,提醒校外借卡吃面的人士,盡量不要借校內學生飯卡,可以嘗試去校外其他地方就餐。高柏雪告訴記者,接下來的日子里,每天的中午和晚飯時間,都會有校學生會的學生來檔口前值班。
?
現場 ?網絡主播在“真面”牌匾下直播
?
北青報記者在昨日探訪“崔永元真面”檔口時發現,百度地圖專門為“崔永元真面”設置了定位,跟著導航可以輕而易舉地走到目的地?!按抻涝婷妗痹诒痹肥程玫亩?,剛上樓梯口,一條七八米長的隊伍映入眼簾。隊伍的*前邊,是寫有“崔永元真面”五個大字的牌匾。
?
食堂中午11點開餐,但在“崔永元真面”檔口,10點就已經有人來排隊了。檔口分為兩個隊伍,一個隊伍刷卡點餐,另一個隊伍叫號取面。記者注意到,排在隊伍里的大多為社會外來人員,時常是幾個人一組,一個人排隊,其他人在旁邊等候。為了吃面,他們會向排在前后的校內學生借校園卡,如果排在隊伍前后的也是外來人員,他們會讓在旁邊等候的人員去就餐區借卡,“同學,我給你湊個整數,不用找了可以嗎?”在隊伍中,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由于檔口的面賣得不貴,很多外來人員不在乎價格。除了吃面,他們更多時間花在了合影和自拍上。記者還發現,有一些網絡主播,在牌匾下舉著手機進行直播。
?
“沒錢了”,“不好意思,我也是借的別人的卡”……自從“崔永元真面”成了網紅“打卡”地,每次來這兒吃面的學生,都要想出不下10種理由來拒絕借校園卡。排在隊伍里的大二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她剛才把卡借給別人,沒想到他們一下子買了五六份飯,飯卡立即被“洗劫一空”,明天一早還得早起去充卡。另一位排了半小時隊的學校老師告訴記者,她本來想買一份“戰斗雞面”,但是在12點40分的時候就賣完了,她已經是第二次等了半小時都沒有排到了,心里很失落。
?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校外人員都能通過借卡的方式吃上面,有的找不到校內學生的卡,也有的排到時想吃的面正好售完。檔口大約在13點30分的時候停止售面,也有不少校外人員因工作原因錯過飯點,紛紛感慨地說:“千里而來,空腹而歸”。
?
崔永元 ?讓學生們好好吃飯 咱們換個地方聚
?
針對學校外來人士借校園卡吃面的情況,以及學校日前發布的《公告》,崔永元發文回應稱:鞠躬謝大家,讓學生們好好吃飯好好學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其他朋友,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咱們換個地方聚。
?
崔永元對于檔口所售出的面的質量一直非??粗兀诖酥鞍l文稱:你想不到,我們的面館是安保*嚴的。原因你曉得。所以暫不考慮在高校以外的地方開分店,除非你有辦法24小時盯著這口鍋。
?
然而,由于校外人員的“蜂擁而至”,對面的質量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北青報記者從“崔永元真面”檔口的負責師傅那兒了解到,“真面”之所以稱為“真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食材的貨真價實、制作程序的嚴格。好油、好鹵、好面粉,做出來的好面條,視為“真面”。光是面的骨湯,就經過了8—10個小時熬制,面是用智能鮮面機現場壓制的,不含有任何添加劑。連“戰斗雞面”中的酸菜,都是從云南快遞過來的。正因為如此,調制每一道鹵、做每一碗面都需要時間和精力,現在校外人員的“加入”讓檔口供不應求。
?
據該師傅介紹,昨天中午就賣出了600碗,這實在讓后廚師傅們有些“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