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進行了為數半月之久的暗訪,于10月17日,刊發題為《河南長隆食品:生產日期公然造假 生產環境衛生堪憂》的報道。該文立刻引起食品生產行業及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駐馬店市食藥監、西平縣食藥監等有關部門均獲悉此事。 ?
10月18日,本報記者再次來到長隆食品公司。
?
與幾日前采訪情況迥異的是,在西平縣委宣傳部的協調下,縣 食藥監局、環保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均同意接受記采訪者或接收采訪函,長隆食品公司負責人也同意讓記者進入廠區進一步了解情況。
?
執法部門很難抓現行
?
深秋中原的清晨,寒氣已經襲人。18日早晨7:30左右,由于起風的緣故,許多長隆食品公司工人縮著肩,箍緊衣衫,快步走向廠區。與往常一樣,他們即將開始**忙碌的工作。
?
生產車間衛生環境狀況堪憂現象經曝光后,長隆食品公司有沒有進行整改?車間是否還在照常生產?這個猜疑,得到西平縣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股朱曉明的確認。
?
他介紹說:“看到中國食品報有關長隆食品公司的監督報道后,從昨天(17日到今天(18日上午,我們對長隆食品廠再次進行了檢查,認為廠區和生產車間需要加裝滅蠅設施。”
?
在長隆食品公司法人、銷售總監于學軍的陪同下,記者透過車間參觀通道的玻璃,發現包裝車間銹跡斑斑的裝肉鐵架已經不見了蹤影,那名手戴臟兮兮手套的搬肉工,更換了新手套,該公司生產車間工人也開始戴上口罩和手套。
?
朱曉明承認,報道中揭露的生產車間員工工作期間不戴口罩和手套情況是存在的,但他同時又解釋,根據《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14881-2013的條款,這方面不做強制性處理和處罰,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整改。
?
但以前那些曾經被擺放于這些鐵架上、并經過臟手套搬運過、有被鐵銹或者其它不潔物質沾染過的肉制品,到底銷往何方?有無可能被召回?當地食藥監及長隆食品未做正面回應。
?
在檢查中是否發現有工人穿著工服進出衛生間,甚至不洗手、不消毒的情況?朱曉明告知記者,他們未在檢查中發現該種情況,但發現有戴著一次性頭套和口罩進出廁所的員工。
?
對于報道中反映的車間部分工人違規操作并存在食品生產安全隱患的行為,朱曉明告知記者,他們并未抓到現行。
?
曾在該車間的暗訪人員認為,執法部門來檢查,一進廠區門口,就有可能被發現,故此,很難抓現行。但車間內安裝的高清攝像頭**不會造假,調取查看車間監控視頻就能一目了然。
?
遲遲未見的必備證件
?
朱曉明在16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告知:“長隆食品公司員工的《健康證》都辦了,不辦《健康證》,驗收都通不過。”
?
但在18日的采訪中,朱曉明卻向記者介紹:關于長隆食品公司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需要進一步核實。他們抽查了一個車間,幾個人都有健康證,但由于該公司有一百多名員工,短時間內不可能都核對完。
?
“我們公司有120多人,每個員工都有《健康證》。”關于員工是否辦理《健康證》及繳納“五險一金”問題,于學軍介紹說,員工只有擁有《健康證》才能上崗,這屬于食品生產企業的硬性要求,公司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招聘時先登記,登記后再體檢辦理《健康證》,然后才能入職。公司員工五險一金問題他們正在商量如何辦理。
?
在朱曉明及于學軍在介紹以上情況時,旁邊就站著曾僅填寫一張入職表、交兩張照片和110元押金就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工作數天的暗訪人員,他對這些說辭不予認可。
?
盡管聲稱每個員工都有《健康證》,但截至記者離開時,長隆食品公司也未向記者出示過該公司任何一個員工的《健康證》。
?
與《健康證》一樣,僅是口述具有、但未能當場出示的,還有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供貨者的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明文件;進貨查驗記錄及證明材料;生產投料記錄;原始檢驗數據和檢驗報告記錄……
?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6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了《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要點表》,以上記者想要看到的記錄,均是企業必須實行日常自我監管、并備監督檢查人員開展檢查并如實填寫的重點事項。
?
撲朔迷離的日期、產地
?
對于報道中反映的長隆食品公司10月11日生產的標識為“暢匯”牌培根產品,包裝上卻標注為6月18日的生產日期、仍然使用已經廢止的QS標識一事,于學軍矢口否認:“我們沒有這個問題。”這與暗訪人員拍攝的視頻內容*不相符。暗訪人員回憶到:“執法部門可調取10月11日上午12時左右該車間的監控視頻,即可真相大白!”
?
據網上檢索,“暢匯”品牌并不在長隆食品公司宣傳的品牌系列中,而屬于漯河市純戀食品有限公司。天眼查獲悉,漯河市純戀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于學軍,與長隆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同一人。漯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召陵分局曾于2015年8月6日,以擅自使用或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為由,對于漯河市純戀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過行政處罰。
長隆食品公司10月11日生產的“暢匯”培根
長隆食品公司10月11日生產的“暢匯”培根仍在使用已廢止的QS標識
?
專業人士透露,若“暢匯”牌培根在長隆食品公司生產的情況屬實,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禁止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相關條款,會受到沒收違法生產產品、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甚至是吊銷執照等處罰。
?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18日與記者一起到長隆食品公司的縣食藥監局、環保局有關工作人員,并未對該公司進行相應的實地檢查,而是與該公司一劉姓負責人一同走進了一間封閉的辦公室內。當記者向于學軍索要該公司相關證件,以待核實時,其告知,證件暫時不能看,領導們正在開會。
?
沒有排污證依舊在生產
?
站在河南長隆食品公司門外,很容易聞到陣陣惡臭。
?
西平縣環保局監察大隊副隊長張培錄坦誠地說:“長隆食品公司環評手續是2017年12月26日審批的,2018年7月開始生產,但至今還沒取得《排污許可證》。”
?
對于生產了3個月左右,企業仍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原因,張培錄解釋:現在有關《排污許可證》的申領制度發生了變化,原來《排污許可證》是一張紙,如今變成了一本書。現在每個行業都在更換,還沒有輪到像長隆食品公司這樣的企業。他們已經申報了,但申請以后還沒有具體部門辦理。
?
值得思索的是,長隆食品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頒發日期為2018年6月28日。生態環保部下文要求對樣本等相關文書更新的時間,卻是在長隆食品公司投入生產一個多月后。 更為蹊蹺的是,經過生態環保部信息平臺查詢,西平縣當地某個與長隆食品公司同屬“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行業的公司,已經于2018年09月18日取得了更新后的《排污許可證》。
?
“現在沒有好的技術和方案解決,只能蓋一蓋,氣體想控制起來難度很大。”對于該公司廠區附近有臭氣排放的解釋,張培錄認為,臭味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但由于個體差異,有人覺得臭,有人覺得還可以承受,甚至有人會說香。
?
于學軍介紹,長隆食品公司排污設施有專人管理,昨天晚上他們開會還在提起有臭味溢出的事兒,可能有一個排污口環節沒有弄好,現在先晚上排,他們企業用水量很小,每天才一二十噸。
?
記者了解到,2018年8月31日,駐馬店市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曾下發通知,要求從9月1日起,根據《河南省環境違法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對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經營者有違反排污許可證管理規定排放污染物等情形的,對相關責任單位實施“黑名單”管理。對登上黑名單的企業,市環保局將暫停受理其相關環保行政許可等。
?
河南長隆食品公司是否在此次管理之列呢?此事*新進展,本報將繼續關注。
? ? ? 相關報道: 河南長隆食品:生產日期公然造假 生產環境衛生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