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證券時報記者在前往東北調研時,正好趕上東北罕見的高溫,處于生長關鍵期的 玉米正遭遇嚴重考驗。
?
8月1日,記者乘車從遼寧省沈陽市去阜新市的路上,發現不少玉米地已經嚴重干旱,玉米桿矮小發黃,部分玉米桿都沒有結棒,玉米著實“口渴”。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像這種矮小發黃的玉米基本上就絕收了。
?
不僅是白天高溫,沈陽地區夜間氣候也悶熱。8月初,沈陽夜間溫度高達25攝氏度。這對已完成授粉、進入灌漿期的玉米而言*為不利。
?
高溫同樣襲擊著吉林,記者從公主嶺高鐵站出來時,還沒走幾步路身上就已濕透。公主嶺地區處于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吉林玉米帶,即*適合玉米種植生長的黃金地帶,玉米整體情況要好于其他地方。
?
在吉林公主嶺主產區,公主嶺市劉房子鎮石豐村的興佳家庭農場負責人馮俊告訴記者,今年公主嶺地區玉米可能會面臨減產。據馮俊介紹,今年玉米在剛剛播種的時候,天氣遭遇干旱,直到5月底才迎來下雨,錯過了*佳的出苗時機,雖然目前玉米長勢良好,但是預計年底收成可能較去年減產兩到三成左右。
?
“今年玉米主產區氣象條件相對復雜,春季干旱少雨,導致玉米播種、出苗及生長受到較大影響,整體苗情不如常年同期,這也是此次玉米減產的根本原因。如今又遇上高溫缺雨,無論如何,今年東北玉米減產已成定局?!奔衷铺旎r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業產業部經理孫云廷說。他負責的云天化農業產業一體化項目,與吉林不少種糧大戶和農業合作社均有合作。
?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黑龍江局部還出現大到暴雨,引發洪災,黑龍江中西部地區災情較為嚴重,導致農田內澇,也對玉米生長不利。
?
“本周開始將進入玉米生長的關鍵階段——灌漿期。如果遼寧和吉林地區沒有一場及時的大雨,玉米粒很難長結實。前幾天是下了一點小雨,但不管用。在春旱的基礎下,又加上高溫干旱,今年的玉米單產或將遭遇較大影響?!睂O云廷說。
?
嚴重的春旱,對主產區吉林造成較大影響,減產預期也推升玉米價格上漲。自今年4月開始,期貨市場的玉米價格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1901合約的價格從1770元/噸,漲至8月9日*高1898元/噸。
?
國內糧油市場中心*新7月報告指出,由于今年東北地區發生嚴重春旱,加之6月后,東北局部地區出現大風冰雹天氣及局部地區發生病蟲害,預計今年全國玉米單產下降已成定局。但是由于今年種植面積增加較多,總產量仍較上年略增,后期需繼續關注天氣狀況,尤其是東北地區是否發生早霜災害。
?
除了玉米之外,另一大農作物 大豆也遭遇不小挑戰。證券時報記者走訪調研發現,不少農民種植大豆的意愿也不強。雖然國家2018年繼續對東北三省一區實行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且大豆補貼力度要大于玉米,但由于2017年國產大豆種植收益明顯低于其他糧食品種,且銷售不便,加之今年利好政策出臺相對較晚,2018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仍然小幅下降。
?
證券時報記者來到大連莊河市仙人洞鎮,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去年莊河地區大豆就遭遇了蟲災和風災,損失嚴重,今年情況略好。“從種植的環節來說,種玉米比種大豆省心,玉米播完種,拔完苗,再放玉米靈,就這些環節。大豆就不一樣了,像我們這個地方,十年有九旱,種晚了怕出不來,種早了又長不高,需要抓準種植時間。我今年種了7畝地,5畝玉米,2畝大豆。大豆光蚜蟲就要打兩遍,開花期間又要防止卷葉蟲,各種蟲害都得防治,投入成本比較高。結痂拉片,要打三遍藥。算下來,1畝大豆的凈利潤也就比1畝玉米高100元。沒有大商所的保險+期貨和政府補貼的話,肯定不愿意種?!鼻f河市仙人洞鎮仙人洞村76歲的農民高文坤告訴記者。
?
據中華糧網初步預計,今年國內大豆播種面積約1.15億畝,同比減少200萬畝,減幅1.70%;如果后期天氣正常,預計今年國內大豆產量約288億斤,同比減產5億斤,減幅1.71%。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