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有可能不是現場炒制,而只是用了一個真空菜肴包加熱而成的。 ?
部分外賣餐館為省時使用“真空菜肴包” 保質期*長可達300天
?
8月11日,記者來到西安羅家寨村。通過走訪發現,這里大大小小有30多家餐館提供外賣服務,每到飯點外賣騎手就穿梭如織。一位外賣小哥告訴記者,許多餐館為了節省制作時間都會選擇用“真空菜肴包”。
?
外賣騎手:“有之前包裝好的,一熱,放里面一倒。”
?
隨后,記者走訪了多家餐館。有餐館負責人說,“真空菜肴包”對他們來說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保質期長。
?
某餐館老板:“真空包裝,然后拿著燉的么,一熱就完了,那個保質期很長,都快半年了,*短三個月。”
?
而在另外一家餐館里,負責人給記者拿出來了他們正在使用的紅燒牛肉“真空菜肴包”。記者看到這份“真空菜肴包”的生產日期為2018年4月30號,保質期竟然足足有300天。外包裝上還清楚的寫著兩種食用方法。水煮的使用方法為,將菜肴包剪開小口,然后解凍,*后在水里煮6-10分鐘即可食用;而微波加熱則是剪開小口,放入微波爐,加熱6分鐘即可使用。
?
記者:“這一包多少錢?”
?
某餐館負責人:“這個紅燒牛肉是我們這兒*貴的,這種貴。”
?
記者:“大概給你們的價格多少錢?”
?
某餐館負責人:“5塊左右。”
?
記者:“如果用這個做和你平時自己做能節省多長時間。”
?
某餐館負責人:“兩分鐘就熟了。”
?
而在網上,記者看到了更多類型的“真空菜肴包”,除了炒菜類的、還有面食、西餐湯品等等。轄區食藥監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菜肴包”取得有效地食品生產許可證,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雖然新修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鼓勵餐飲服務要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但是并未作出強制規定,所以商家的做法并不違規。
?
營養專家:冷凍真空菜肴包存在適冷細菌污染風險 律師:使用商家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
這些“真空菜肴包”雖然符合相關規定,商家也可以正常使用。但食用起來和現做現賣的食材有什么不同呢?對于愛點外賣的小年輕們的身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呢?繼續來看報道。
?
西安市第九醫院營養部營養師寇玉告訴記者,正規廠家冷凍食品一般不會有太大的營養衛生問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都不會大量流失。但在冷凍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會有很大的損失。同時,這種冷凍復熱的食品存在著被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
西安市第九醫院營養部營養師寇玉:“雖然它是冷凍儲存,大部分細菌可以抑制,但是還是有一部分適冷細菌,還是會對食品進行污染的,所以我們建議,冷凍食品盡量不要超過兩個月,在兩個月盡量把它吃掉。”
?
寇玉說,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指導,大家要盡量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使用食品,這樣從食物的口感、營養和衛生等方面都是對身體有益的。
?
而針對商家使用“真空菜肴包”為消費者提供外賣產品,有律師就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之規定,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和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享有知情權,而在外賣送餐及制作過程中商家并未說明此項目。
?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良善:“本事件當中,經營者以復熱包的方式進行加工生產銷售,視為沒有把商品的完整性告知給消費者,所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
趙律師表示,如果商家要使用這種“真空菜肴包”應該在餐品的顯著位置,或者外賣平臺上標明食材的來源和加工工序,以供消費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