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 ?
老人講述
花了近2萬元買保健品還剩12盒找不到人退貨
?
上午10時許,塘子巷的一座寫字樓會議室里,坐了近百名老年人,正聚精會神地聽著保健品知識講解。突然,多名工商、派出所的執法人員走進會場,講解活動被迫結束。
?
幾名執法人員站到臺前,給老人們講解如何規避被騙。但現場回應并不熱烈,一些老人干脆就走了。
?
82歲的蘭秀英老人倒是拿出一份維權材料,但時間卻是2012年的。據其介紹,她曾經買了一個名為“西藏梅邦暨藏草堂昆明辦事處”的一種保健品,花了近2萬元,吃了5盒效果不明顯,現在家里還剩12盒,她對工商執法人員說,“當時那個經理說可以退,可后來找不到人了。”
?
據執法人員介紹 ,他們接到舉報,這家公司有夸大宣傳的嫌疑,公司員工曾宣傳其所售保健品能包治百病,但什么保健品會有這種功效呢?
?
在對老人們進行保健品知識講解的同時,執法人員還查驗了該公司的證照手續,并對所售保健品的合法批號進行查驗,暫時沒有發現問題,對夸大宣傳的舉報將進一步取證。但現場線索征集中,老人們并不愿意向執法人員介紹情況,甚至商家說過些什么都三緘其口。
老人投訴
花6000多買保健品一個多月還沒拿到貨
?
幾經周折,執法人員還在現場獲得了一些線索。80歲的徐華得了肝硬化,她說,聽介紹這種保健品能治癌,于是上個月花了6000多元從一個“會銷”的范經理處訂了一批貨,一個多月了還沒拿到貨。讓人不忍心的是,因為兒女下崗,這筆錢是徐華所剩不多的生活費。之所以把這筆生活費拿出來訂購保健品,徐華說,一是因為治病心切,其次是這個范經理已經認識了3年,之前自己還在他那里買了股份,“范經理是個農村孩子,很樸實,我聽了他的講座就買了股份,可是3年了他說公司還沒上市,所以還不能分紅”。
?
執法人員
查處“會銷”取證比較難
?
記者了解到,取證一直是執法人員查處“會銷”中違法行為的一大難點,因為絕大部分“會銷”拒絕年輕人聽課,而老人愿意配合調查的并不多,部分老人是為了領取雞蛋、面條等小禮品,還有一些害怕被報復,即便尋找執法部門幫助,也只是要求工商部門幫其退貨。多次執法過相似案件的昆明市工商局現場執法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現在對“會銷”的查處,主要還是夸大宣傳,因為商家出售的保健品大部分是有批號的,但是價格卻很高,這在現行法律中很難查處。而夸大宣傳通常都是口頭的,所以取證比較困難,但是今年工商部門也開始聘請了外部監督員,進行取證工作。這些“會銷”通常選擇在小區居民樓內、寫字樓內,會議地點比較隱蔽,不易發現。
?
另外一個難點就是,會、貨分離,會場進行銷售,但是采取訂貨方式,現場交錢后,老人通常要幾天后甚至一兩個月才拿到貨,所以執法部門在現場看不到貨品的真假。還有就是“會銷”通常都承諾可以退貨,但真正要退貨還是要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的人到現場后,才給消費者退。
?
“特別有一種情況值得警惕,就是‘會銷’會給兩三個老人開工資或者給予禮品的形式,讓他們對其他老人和執法人員說,自己吃了這種保健品如何如何好,這就是所謂的‘托’。”執法人員介紹說。
?
數據
?
去年投訴“會銷”保健品 345件
?
今年截至7月份投訴“會銷”保健品 296件
?
數據來源:昆明市工商局消保處
?
舉措
?
從6月份開始,昆明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會議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7月13日至9月30日將開展集中執法。
?
提醒
?
老人應該如何防范“會銷”詐騙呢?工商執法人員介紹,老年人要正確認識保健品,切記保健品不能治療疾病,不輕信商業廣告夸大宣傳;通過正當渠道購買,并索要、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向工商、食藥監、消協等反映情況、舉報問題,發現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