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局楊壽分局了解到,該局就查處了一起赤砂糖虛假標注為紅糖的案件。 ?
赤砂糖當紅糖賣
賺了一塊三,被罰五千
?
這一案件來源于一個舉報,舉報人稱他買的是紅糖,配料表卻標的是赤砂糖。因他在微信朋友圈看過赤砂糖冒充紅糖的信息,懷疑買到假紅糖。隨后,執法人員對楊壽鎮這家小賣部進行了檢查,發現7袋正在銷售的“佳健牌產婦紅糖”,配料表中確實標注為赤砂糖。
?
經調查,當事人共購進8袋這樣的赤砂糖,每袋300克,進貨價5元/袋,銷售價6.3元/袋,會員價6.2元/袋。截至被查獲時,才剛剛銷售1袋,銷售額6.3元。
?
邗江區市場監管局認為,該產品的商品名標注為產婦紅糖,配料表中卻標注赤砂糖,存在兩個不同的專有名稱,其食品名稱不能反映食品的真實屬性,勢必引起消費者的誤解。所以,當事人違反《 食品安全法》規定,屬銷售標簽含虛假內容的食品行為。
?
經認定,該案貨值金額為40元,違法所得1.3元。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7袋佳健牌產婦紅糖,沒收違法所得1.3元,罰款5000元。
加工工藝不同
紅糖、赤砂糖不能混為一談
?
據邗江區市場監管局楊壽分局人員介紹,因紅糖與赤砂糖顏色相近,業內確實有將兩者混為一談的情況,其實兩者在加工工藝上,有明顯區別。
?
“2015年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糖》(GB13104-2014中,將食糖分為原糖、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紅糖、方糖、冰糖,并分別進行了定義,兩者屬于不同質地的糖。”該人員表示。
?
其中,赤砂糖定義為以甘蔗為原料,經提取糖汁、清凈處理等工藝加工制成的帶蜜的棕紅色或黃褐色砂糖;紅糖定義為以甘蔗為原料,經提取糖汁、清凈處理后,直接煮制不經分蜜的棕紅色或黃褐色的糖,“紅糖是未經深度提純的初榨糖,一般認為,較好地保留了甘蔗中的營養素,同時蔗香比較濃郁。”
?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雖然紅糖和赤砂糖的顏色基本相同,但加工工藝等方面有所區別,是兩種不同的食糖,故從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糖》的2015年5月24日開始,生產經營者須將紅糖和赤砂糖予以區分,二者之間不能混同。
?
消費者如何區分?
用手搓、嘗一嘗都能辨別
?
紅糖、赤砂糖的區別在食糖界幾乎無人不知,近年來相關投訴、舉報頻發,2015年央視“3·15”晚會,更是將赤砂糖冒充紅糖作為典型事例予以曝光。那作為普通消費者,如何區分紅糖和赤砂糖呢?
?
市場監管人員提醒,**是看配料表,標的是紅糖還是赤砂糖。其次,可通過手指搓來辨別是否為紅糖。真紅糖用手搓起來相對細膩,沒有太多粉質感,易結塊。而赤砂糖搓起來呈顆粒狀,發散、不易結塊。顏色上,紅糖顏色是黑紅色略帶白點。赤砂糖顏色是棕紅、褐色無黑點。紅糖搓后指尖不會留下暗紅色。結塊后,紅糖輕輕一掰就開,赤砂糖結塊后用刀也很難切開,且還有白色砂糖漏出。
?
*后,還可嘗一嘗辨別,正宗紅糖屬純蔗糖,有股淡淡的蔗香、略苦、不齁嗓子的是好糖。用開水沖泡真正的紅糖,會有大量氣泡上浮,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色的泡沫,上無漂浮雜質、下無沉底殘渣。因紅糖屬溫性,有促進血液循環和暖宮的作用,所以建議喝紅糖用85℃溫水沖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