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 消費者對腸道健康的日益關注以及 益生菌概念的普及,國內外益生菌市場需求增長迅猛。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催生了不少亂象。
?
使用益生菌幫助人們預防及治療腸道疾病始于國外,從國內來看,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益生菌約90%的消費人群是兒童、 嬰幼兒。但兒童可服用的益生菌是否也適用于嬰幼兒呢?近日,筆者走訪市場,進行了深度調查。
?
根據(jù)《GB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顯示,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中對嬰幼兒年齡的定義:嬰兒是指0~12月齡的人,幼兒指12~36月齡的人。嬰幼兒是兒童中*弱小的初生階段,是一個需要家人細心呵護的階段。兒科專家也向筆者說明,嬰幼兒時期由于身體的功能還沒有發(fā)育完善,所以不管在藥品服用還是食品服用上都和兒童有明顯區(qū)別。
?
在《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表1和《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表2及《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告(2016年第6號》和《關于批準塔格糖等6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4年第10號》中,規(guī)范了益生菌的菌種。其中對于嬰幼兒,國家不但明確了可食用菌種,更有嚴格的菌株限制,允許用于嬰幼兒的菌株只有9個,全都是在國內外應用歷史較長,使用人群較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明確的菌株。相比而言,對非嬰幼兒階段的兒童就沒有特別的菌株要求。不難發(fā)現(xiàn),國家對嬰幼兒益生菌的要求更高、更精準。
這就意味著,所有的益生菌產(chǎn)品所使用的菌種要在這兩個名單以內,如果在名單以外, 就是不合規(guī)的。而對于0~3歲的嬰幼兒來說,就要更嚴格一些,在國家規(guī)定的9種菌株之外的,或者沒有標注菌株號的嬰幼兒益生菌產(chǎn)品都可能是不適合嬰幼兒的。
?
下面,簡單給大家舉例說明一下:
?
樣本A(表3產(chǎn)品包裝僅標示了菌種名稱,沒有明確的菌株號。菌種名稱雖然都在《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和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內,但由于沒有明確標示菌種號,所用菌種仍有可能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不是國家規(guī)定的0~3歲嬰幼兒可食用菌株,不建議給0~3歲嬰幼兒服用。
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該樣本的使用方法只分了“6歲以下兒童”和“6歲以上兒童”,而沒有0~3歲嬰幼兒使用方法。這種分法也容易讓消費者以為6歲以下的所有人都可以服用。這種混淆兒童和嬰幼兒的概念的產(chǎn)品在市場上并不少見。消費者們在購買產(chǎn)品時需要仔細看清包裝說明和配方標示,盡量購買標示規(guī)范的產(chǎn)品。
?
那什么樣的產(chǎn)品是比較合規(guī)、適合0~3歲的嬰幼兒服用呢?為了更清楚地讓消費者了解,我們再來看看產(chǎn)品樣本B(表4。
1.標示了菌株名,并帶有明確的菌株號,且菌株號全是國家批準可適用嬰幼兒的。說明這款產(chǎn)品是不但可以給成人和一般兒童,也可以給0~3歲的嬰幼兒使用。
?
2.食用方法明確標示了0~3歲嬰幼兒及3歲以上兒童的使用方法。嬰幼兒童使用年齡劃分清晰明確,結合上述菌株都帶有明確菌株號,消費者可以確定產(chǎn)品完全可以給0~3歲的嬰幼兒使用,成年人同樣可使用。
?
*后,給廣大讀者總結0~3歲嬰幼兒選擇益生菌的原則:有明確標示菌株號;使用菌株在國家發(fā)布的《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及后續(xù)公告中。另外,專家告誡,0~3歲嬰幼兒選用益生菌時,輔料成分、種類越少越好,像一些含有奶類成分的益生菌就有可能導致過敏的風險。
百檢網(wǎng)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yè)搭建互聯(lián)網(wǎng)+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wǎng)站。百檢網(wǎng)致力于為企業(yè)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yè)壁壘,打造出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