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卻發現,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存在廚師在炒菜鍋里洗臟抹布、員工用圍裙擦手后直接制作甜點、借嘗菜偷吃顧客食物等現象。 ?
廚師在炒菜鍋里洗臟抹布
員工借嘗菜偷吃顧客食物
?
兩年前,一個叫楊記興的餐飲品牌悄然間成了網紅,各類媒體爭相報道,其招牌菜臭鱖魚幾乎成了食客必點的爆款菜品。作為餐飲業新生代的網紅品牌,楊記興臭鱖魚后廚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
今年6月中旬,中國食品報社暗訪組人員通過面試,進入北京九龍山附近的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進行暗訪調查。
?
上班**天,一個頻繁出現的情形令暗訪人員非常困惑——幾乎每一份臭鱖魚在經過腌制、油炸等幾道工序并完成擺盤*終呈現于食客之前,廚師、配菜工等人至少要先嘗一口,更多時候會嘗兩次或以上。隨后,缺失的魚肉部分會被炒好的各種口味湯汁仔細覆蓋,再由前廳服務員傳送上桌。
?
一日中午,三份半成品臭鱖魚正等待澆汁,戴眼鏡的主廚拿出筷子在三條魚的不同部位夾肉品嘗,在嘴里仔細咀嚼幾下。在主廚轉身取湯汁時,站在旁邊的某員工快速拿出筷子翻開一份魚的腮部,夾出一塊肉放進嘴里。主廚隨后以湯汁覆蓋了被翻過的魚頭。
?
每天臨近午休和晚上打烊前,后廚各崗位員工都會打掃各自區域衛生。灶臺區域的廚師們將水和洗滌液倒入炒菜鍋內,站在灶臺上用抹布清潔墻壁、排風設施,擦拭十幾下后將臟抹布放入炒菜鍋清洗再做清潔,如此重復幾遍。緊接著,鍋內污水會被用來繼續清洗勺子、配菜盤、調料盒等廚具,全部打掃工作結束后,炒菜鍋只是被簡單沖洗一下。在后廚,這種情形出現的頻率之高,著實讓暗訪人員大跌眼鏡。暗訪人員向多位廚師、員工質疑這種打掃衛生的方式,他們均拒絕作答。
?
在楊記興后廚,每道菜制作完成后均需要專門的員工傳遞到出餐口,再由服務員端到顧客餐桌。這個過程中,有后廚員工多次以嘗菜名義或傳菜時肆無忌憚地進行偷吃。我們的鏡頭清楚記錄下一位員工傳菜時連續偷吃顧客食物的行為。
?
員工徒手制作涼菜
圍裙擦手后直接做甜點
?
在涼菜間,暗訪人員看到,兩名員工不但長時間徒手制作涼菜,甚至一次性口罩也從未戴過。
?
**晚上,一位涼菜員工徒手將一張張切好的豆皮卷上胡蘿卜絲、黃瓜絲、蔥絲,放在塑料盒內,準備第二天使用。過程中,員工有時將豆皮拿在手里,有時又放在案板上,而這些食材旁邊就是一塊滿是污漬的抹布。在整個后廚,除帽子外,暗訪人員從未見過手套、口罩等一次性衛生用具。
?
制作甜點時,一位員工將炸好的湯圓倒在鐵盤內,用圍裙擦了幾下手后,直接上手攪拌撒好調料的數十個湯圓,持續了數分鐘。
?
依據北京市食藥監局*新發布的《北京市餐飲業就餐區和后廚環境衛生規范》,生熟食材操作過程中的交叉污染屬于違規行為。
?
針對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情況,記者曾致電該公司溝通未果。6月29日,經過多次聯系,記者終于采訪到楊記興公司負責人時先生。他表示,感謝媒體發現公司門店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針對此次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及門店管理問題,公司經緊急討論并做出了整改計劃,“具體實施需要些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在時先生提供給媒體的這份書面“情況反饋”整改計劃上,沒有出現名稱、公章、時間等重要信息。楊記興公司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態度由此可見。
?
7月17日,正值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本報記者再次致電時先生了解整改進度。他回應稱,公司已按整改計劃全部執行到位,相關資料可以加蓋公章后郵寄給記者。
?
截至發稿,本報未收到楊記興公司整改后的資料。
?
【律師觀點】
?
長期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北京京航律師事務所律師曾憲湘認為,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嚴重違反了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以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的相關規定,同時也違反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應被食藥監督管理部門查處,比如責令限期改正、罰款或者責令停產停業,甚至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等。
?
曾憲湘表示,消費者外出就餐,應該有保留證據的相關意識,比如索要發票或者消費小票清單。在就餐過程中如果發現菜品有問題,比如發現被他人吃過或者霉變等,**可以用手機拍照、錄像保留好相關證據,然后找店家要求解決,同時也可以找食藥監督管理部門等投訴。如果在就餐后出現身體不適,則屬于民事侵權,消費者可以根據手中持有的證據到法院起訴店家要求賠償全部損失。
?
【消費提示】
?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菌。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期,消費者外出就餐請盡量選擇食品安全星級較高或明廚亮灶的餐廳,切勿食用變質食物或生熟混食,飲食以新鮮清淡為主。
?
?
楊記興提供給本報的整改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