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應及時撥打12331投訴。 ?
“餓了么”被罰款20萬
?
據重慶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1月5日至2018年4月12日,市食藥監局收到25件投訴舉報,舉報“餓了么”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上多家入網餐飲店存在無證經營及超范圍經營等情況。
?
經調查,商家“嘿!小碗菜”、“卡可滋漢堡(南坪店”、“達分七冒菜”、“回味食坊家常菜(核桃灣店”、“不一樣的烤肉飯”、“胖娃燒烤”、“鈦牛韓式炒飯”均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還有部分商家有超出許可范圍經營等不同的違法行為。
?
經稽查總隊調查,認定“餓了么”平臺在重慶的分支機構“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未認真履行審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根據規定對該單位進行從重處罰,罰款20萬元。
?
食品腐敗變質等問題投訴*多
?
“目前有將近一半的消費者通過網上訂餐,人數非常多。”據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食品經營投訴舉報主要涉及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其中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包括淘寶、天貓、京東等,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三方平臺未履行入網食品經營許可證照審查規定等;針對入網食品經營者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的產品,例如食品包裝無生產廠家信息、生產日期等,其次是經營超過保質期或腐敗變質的食品等。
?
網絡餐飲服務投訴舉報主要涉及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其中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包括餓了么、大眾點評等,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三方平臺未及時公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相關許可證照信息等;針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反映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雜摻假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其次是無證經營、使用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加工場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等。
?
一年受理消費者投訴1294人次
?
去年10月,重慶市食藥監局先后制定了《關于全面加強經營環節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就網絡食品安全和網絡餐飲服務方面,落實監管責任,整治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部署和要求。
?
網絡食品安全方面,將建立入網食品經營者信用檔案,詳細記載許可信息、日常監管信息、監督抽檢信息、投訴舉報信息、案件查處等信息,建立“黑名單”庫,對違法失信者實施市場準入限制。網絡餐飲服務方面,下一步將逐步建立專業化網絡監管隊伍、立項開發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測分析系統、完善網絡餐飲服務違法行為跨區域通報協查、線上線下查處聯動等機制。
?
據了解,近一年來,全市共備案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6家(含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在渝分支機構,備案自建網站41家,檢查食品銷售經營2689戶,檢查第三方平臺15家次,檢查本地入網食品銷售經營者2817戶次,抽檢食品442批次,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294人次,共查處一般程序行政處罰案件131件,罰款2250余元。其中,“*小一家”案涉案金額100余萬元,罰款2151萬元,對涉及的餓了么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分別處17萬元、10萬元的罰款。該案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列為2017年度全國優秀案例。
?
新聞多一點》
盡量避免用微信、QQ等進行消費
?
那么,市民在網上進行餐飲消費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今日,市食藥監局建議廣大消費者:
?
一是選擇合法正規的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食品經營者/餐飲服務者購買食品,要認真查看其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信息,以及購買食品的產品信息等,選擇證照齊全、有良好信譽的商家進行消費;
?
二是盡量避免通過微信、QQ等社交平臺進行食品/餐飲服務消費,由于此類社交平臺未進行實名注冊,對被投訴舉報主體和違法行為很難進行定位和取證;
?
三是通過網絡進行食品/餐飲服務消費遇到食品安全問題,要注意提供商家具體名稱、地址、交易信息,以及對問題食品的證據留存,及時撥打“12331”熱線。
?
除此之外,市民還可以通過重慶市食藥監局官網、來信、來訪共5種方式投訴舉報,執法人員將予以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