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銷售欺詐整治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省食安辦、省公安廳、杭州海關等十部門立下”軍令狀“。 ?
記者自會上獲悉,今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 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已列入省食安辦工作重點和省政府對各市 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內容。自2017年7月全省組織開展整治行動以來,已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9.2萬余人次, 監督 檢查生產經營單位28.7萬余家次,發現排除風險隱患6022家次,立案處罰3176件,移送公安立案562起,追究刑事責任289起,罰沒款6544萬元,查獲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保健食品55249公斤。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今年3月,臺州偵破章某波等人非法銷售含有有毒有害降糖西藥的重大食品團伙案件,引發社會關注。
?
2017年9月,臺州警方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線索,有兩個賣家利用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向糖尿病患者銷售非法添加西藥成份的降糖保健品的嫌疑。該賬號注冊地為臺州市黃巖區。
?
因違規添加格列本脲等西藥成分的保健品,成分雜亂、含量不明,服用后可能導致低血糖,損害肝、腎功能,*易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及不良反應。為了保障群眾身體健康,臺州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
專案組對兩個賣家所銷售的保健品進行取樣、送檢,通過鑒定獲悉他們銷售的基因口服胰島素II代、苦瓜養胰素、糧田葛芪參膠囊、龍參等保健品中含有格列本脲等降糖西藥成分,屬在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犯罪行為。
?
經過半年多的縝密偵查,專案組踏遍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9個省份,偵破章某波等人非法銷售含有有毒有害降糖西藥的食品團伙案件,搗毀生產窩點2處,銷售窩點3處、倉庫5個,共扣押非法添加西藥成分的降糖保健品10萬余盒。經查,該團伙已銷售的有毒有害食品達7萬余箱4200余萬盒,涉案金額達16余億元。目前,警方已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4人。
?
高壓態勢之下,食品保健食品銷售欺詐何以”斬草難除根“?省食安辦專職副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盧永福表示,除了高額利益的驅使,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愈發隱蔽,從實體轉向網絡,以海淘、網購等新興消費模式向百姓生活滲透,為日常監管及案件偵辦造成一定阻礙,相關法律法規亦有待完善。另外,當前中老年人渴望長壽、恐懼疾病、情感孤獨等普遍心理特征,也給了欺詐犯罪可趁之機。
?
掃雷拔釘除隱患,打好舌尖欺詐保衛戰。接下來,浙江還將繼續深化案件查辦,不斷鞏固整治成效,特別是針對網絡視頻營銷、自媒體欺詐營銷等新型違法手段,創新監管模式,強化網絡經營者主體責任、第三方平臺監管責任,多途徑拓寬投訴舉報渠道,促進社會共治,保障群眾舌尖安全和消費權益。
?
浙江新聞+
?
為幫助消費者科學理性選購食品和保健食品,防范欺詐和虛假宣傳違法違規行為,浙江省食安辦特別提示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食品、保健食品時關注以下三方面:
?
一、看銷售場所資質
?
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產品,特別要注意有沒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通過網絡、會議、電視、直銷和電話等方式購買產品,也應先行確認資質信息。
?
二、查外包裝和說明書
?
仔細查看外包裝標簽標識產品相關信息,做好”四不“:
?
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
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的預包裝食品;
?
不要購買標簽或說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產品;
?
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
?
三、辨廣告和宣傳內容
?
科學、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和宣傳,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保健食品廣告中未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一律不要購買;不要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
?
如遇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的,可以撥打1234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