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餐盒也隨著新業態的發展不斷增加,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調查顯示,52%的受訪者呼吁將快遞的一次性塑料包裝納入“限塑令”,69%的受訪者呼吁將外賣的塑料餐盒納入“限塑令”。 ?
農貿市場超薄袋免費送
?
近日,南都記者走訪了中山市內各大農貿市場、小餐飲店及塑料袋批發店,發現大量違規超薄塑料袋仍大行其道。而早在200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即已頒布《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抵制白色污染。“限塑令”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
在中山市泰安市場,南都記者看到菜場里幾乎每個攤位都掛著大把的塑料袋,紅、白、青、黑各種顏色都有。石岐的楊小姐準備買條魚,老板熟練地扯了兩個紅色塑料袋遞給她。南都記者看到,攤主白送的塑料袋多是無任何標識的超薄袋。在民族東市場、南下市場、庫充市場、沙朗市場等,超薄塑料袋同樣泛濫。家住東區的吳先生表示,市場提供塑料袋“很方便”、“用完拿回家就丟了”,當記者問他是否知曉“限塑令”時,他表示知曉,“限了這么多年不還是這樣啊?”而泰安市場的蔬菜檔主張女士則表示“限塑令”實施起來很不現實,“如果一個袋子要三毛五毛,顧客肯定有意見。還不如去超市買,購物環境還干凈點”。
?
“不是不支持‘限塑令’,真的是太不方便了。我剛剛下班,順便來菜市場買點菜,哪能每天都帶著一個布袋去上班呢。”在庫充市場附近工作的陳先生告訴南都記者。“我也知道這種塑料袋對環境造成污染,可是沒有辦法,商戶準備的都是這些。”陳先生說。在一處水果攤販處,談及“限塑令”,攤主回應,“知道這種塑料袋污染環境,可我們是小本買賣,水果利潤越來越薄了,用環保袋的成本高出一倍多,我們送不起啊。”
?
違規超薄袋幾分錢一個
?
在南下天橋附近的一家賣小籠包的餐飲店,記者看到店家用來裝小籠包的也是厚度小于0 .025毫米的塑料袋。“你看我的袋子這么白,裝吃的**沒問題”,面對記者的質疑,老板表示只有五顏六色的袋子才有毒。記者看到,這種白色塑料袋染色不均,有白點分布,摸起來有些粗糙。
?
這些違規塑料袋從何而來?據泰安市場的菜農透露,經常會有人到菜場來賣,“我們老顧客則是固定在一個地方批發,打個電話就送來了”,據了解,一個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僅需幾分錢“,而多數菜農表示,”批發市場也能買到,且更便宜“。隨后,南都記者前往一家菜農告知的專門批發塑料袋的鋪位。印有Q S標志的正規環保塑料袋以淡白色或透明為主,批發價210多元一箱70捆;而超薄袋則鮮艷很多,70元一箱70捆。南都記者翻開一捆超薄塑料袋,用手在塑料袋上摸了摸,手上立即沾了一些粉末狀物質。記者假稱是賣早餐的,問老板是否可以使用該塑料袋給顧客裝包子,老板并未回答”是否安全“的問題,只是笑著建議,”買白色的好點,看著干凈。“
?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食品用塑料袋要求以聚乙烯為原料;但一些小作坊為了節約成本,會在原料里摻加回收料,”用過的藥瓶、廢棄塑料都有可能,其中混雜著大量雜質和有毒有害物質。“有兩類方法可辨別:看塑料袋是否出現明顯氣孔和雜質;用手用力揉搓幾下塑料袋,發現有掉色的情況則說明塑料袋添加了大量色料。
?
問題
1 生態環境污染現新隱患
?
國中調相關負責人稱,人們日常光顧的農貿市場和早餐、水果等臨街小商鋪、流動攤點仍然是限塑令實施難的頑疾,這些銷售場所免費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大多數沒有任何信息、不符合國家標準,衛生性能和安全性都得不到保證,存在許多使用隱患。
?
此外,隨著網絡購物和網絡餐飲外賣快速發展,未納入”限塑令“的快遞塑料包裝袋和外賣塑料餐盒成為城市生態環境污染的新隱患。調查顯示,當問及”收到的快遞包裝大多由什么材料構成“時,在可多選的情況下,選擇紙箱、塑料袋、泡沫箱和其他的分別占80%、53%、16.5%和2%.當問及”收到的外賣餐盒大多由什么材料構成“時,在可多選的情況下,選擇PP塑料餐盒、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紙質餐盒和鋁箔餐盒的分別占73.5%、57.5%、13%和10%.
?
2 廢舊塑料回收設施待完善
?
調查顯示:當問及購物獲取的塑料購物袋的處理方式,在可多選的情況下,選擇做垃圾袋、留作他用、直接丟棄和放入廢舊塑料回收箱的分別有83.5%、25.0%、17.5%和15%.據國中調相關負責人稱,利用塑料購物袋作為垃圾袋是很多人處理塑料購物袋的方式,塑料購物袋隨垃圾離開了人們的居所,但仍然停留在自然環境中。目前,廢舊塑料回收設施急需完善。
?
”不同的塑料降解時間不同,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廢舊塑料隨垃圾填埋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被占用的土地不可持續利用,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
建議
1 應完善立法提高執法效力
?
南都記者近日采訪了相關專家、市人大代表及市民群眾,他們對于”限塑“提出了諸多意見與建議。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有市人大代表提出應完善立法,提高執法效力。十年限塑,效果不盡如人意,”限塑令“亟待升級完善。該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升級”限塑令“的法律位階。目前的”限塑令“僅僅是國務院辦公廳通知,法律位階不夠高,不利于有關部門開展監管。世界上不少國家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規范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如美國的《資源保護與回收法》、日本的《再生資源法》等。可結合中國的國情,適當提高”限塑令“的法律位階。
?
2 應分類施策疏堵有方
?
國中調該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應該”疏“,即疏通塑料及其他各類包裝物的流向。建立完善”包裝物回收體系“,通過對包裝物發放收取押金、回收返還押金的方式實現包裝物的社會化歸集和回收。即完善包裝物回收設置并建立統一的包裝物押金清算中心,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支付一定金額的押金給銷售商,拆分物品后,將包裝物送至自助包裝物回收機或人工回收點,押金清算中心將包裝物的押金退還消費者。
?
另一方面是”堵“,該負責人稱,可根據超市商場、集貿市場購物、快遞和外賣等使用塑料包裝較多的行業分類施策,減少塑料包裝的產生。其中,對快遞行業推行可循環可降解的綠色包裝,例如循環帆布袋、循環保溫箱、共享快遞箱等;對餐飲外賣行業,可結合網絡訂餐較多的特點,電商平臺可為餐飲商家統一對接優質環保餐具供應商,要求配送團隊只配送環保餐具包裝的外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