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
到今年,“限塑令”已經發布十年了,記者發現,在商場超市按照規定嚴格執行,但在菜市場,不合格的 塑料袋還是屢禁不止。
?
記者在北京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使用的塑料袋上基本都印了尺寸規格,塑料袋的厚度都符合限塑令的要求。結賬時,塑料購物袋也都有相應價格。
?
記者也發現,很多消費者都有很強的環保意識,來超市購物時自己攜帶購物袋。
?
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以來至2016年,全國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但是在菜市場這樣的小型商貿市場里,個體經營者免費提供塑料袋的問題仍普遍存在。
?
效果打折扣原因多 快遞外賣消耗成增量
?
經過十年的努力,“限塑令”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價格因素、新增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疊加,效果也逐漸消弱。目前,大家并沒有明顯感受到塑料垃圾廢棄和污染的減少,這又是為什么呢?
?
在各大超市記者看到,雖然使用塑料袋需要收取一定費用,但是選擇付費的年輕人消費者仍不在少數。
?
據了解,10年前“限塑令”出臺時,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而去年為36396元,但塑料袋的價格卻與10年前持平,因此收費對消費者來說約束有限。并且現在由于快遞外賣的興起,塑料垃圾還出現了增量。
?
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料袋約147億個,而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 塑料包裝,加起來遠超每年節約下來的塑料購物袋。
?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現有的有償使用,實際上也為商家提供了可觀的利潤。記者了解到,多數塑料袋的批發價格每個僅為幾分錢,外賣盒的成本也不到1元,均遠低于商家收取的費用。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商家減少使用塑料袋的動力不足。
?
回收處理難 限塑仍需從前端入手
?
在“限塑令”當中也提到,要提高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但在現實生活當中,面對大量消耗的塑料袋和塑料包裝垃圾,我們是否有辦法能進行高效率的回收處理呢?
?
在北京東城區的一個垃圾資源回收站,每天這里都有專門負責的工作人員,從周圍社區回收各種各樣的垃圾。但是,其中回收的塑料制品所占比例非常低,大概只有9%左右。
?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塑料袋底部印有回收標志,是可以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但是因為居民不注意垃圾分類,回收困難,只能進行焚燒或者填埋,這也對環境產生污染。事實上,國際上對塑料袋治理著力點都在限制使用。今年5月,歐盟就提案將立法擴大“限塑”范圍,全面禁止塑料餐具。專家建議,我國限塑環保也應當從消費使用行為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