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餓了么的某家烤肉拌飯店,位于環境臟亂的小巷中。
該店展示在餓了么APP上的圖片,顯示店內窗明幾凈。
?
近日,餓了么公布了 北京地區違規 餐飲店鋪數量7926家,為三大外賣平臺之*,這僅僅只是管中窺豹。
?
長江商報記者近兩周在武漢地區 調查發現,餓了么平臺由于審查不嚴, 監管不力或“默許”等原因,確實存在著涉嫌侵犯 消費者權益的事實。
?
5月21日,長江商報報道《餓了么平臺充斥兩證不全或過期商家 默許商家通過“暗號”違規售賣香煙》后,有不少讀者主動向長江商報爆料。武漢某高校學生向長江商報稱,他和同學在餓了么平臺一家名為“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的外賣點了兩次外賣后,均出現拉肚子現象。
?
5月23日,長江商報記者根據投訴線索,來到位于東湖路附近的城中村。根據餓了么平臺的商家圖片顯示,該店鋪應該位于街面,門店“烤肉拌飯”四字十分明顯。然而,記者在東湖路沿線走訪都未發現該店。
?
經過半個小時的走訪,記者終于在一家沒有招牌、僅用A4紙打印標名的“名式烤肉拌飯”店鋪找到與上述店鋪相同的手機號碼。記者添加商家微信號,商家給記者提供的餓了么平臺截圖顯示,即為“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此外,商家還給記者提供了該店小程序鏈接,然而小程序商家名字也與餓了么平臺有出入。
?
一家餐飲店,三個店名線上線下銷售。記者注意到,在店鋪間距不足2米的城中村內,開著十幾家類似餐飲店。與此同時,城中村招聘廣告顯示,正在大量招聘餓了么送餐員,*高月收入可達1.35萬元。
?
對此,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公益與法律援助部主任曹紅玲認為,如果商家無證經營則屬于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有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情況下,上傳給平臺的照片信息與現實不符,則涉嫌夸大宣傳,侵犯消費者權益,平臺有審查不嚴的連帶責任。
?
一家店藏身城中村小巷:三個身份線上線下售賣
?
5月22日,武漢某高校學生向長江商報稱,他和同學在餓了么平臺一家名為“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的外賣點了兩次外賣后,均出現拉肚子現象。
?
5月23日,長江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東湖路附近的城中村。按照餓了么平臺圖片顯示,該店門頭應該為“烤肉拌飯”,但記者在東湖路沿線走訪都未發現該店。
?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中村一個寬約4米的入口處,不停有外賣員出入。約4米寬的街道,隨著坡度的增高一路變窄,街道盡處道路寬度不足2米,剛好僅夠一輛電瓶車通過。穿梭其中的外賣車不停地發出“嘀嘀”聲,示意行人避讓。
?
在一個小巷記者看到,藍色的餓了么送餐車停在一樓到門口。周圍環境臟亂,旁邊樓房裸露的下水管破裂,流水聲嘩嘩作響,時不時有老鼠竄過。然而,城中村許多樓道中、街道旁都停有藍色餓了么配送車,顯得十分醒目。
?
跟隨外賣員,記者發現以外賣為主、沒有堂食的餐飲店有十余家,均設在一樓私房內。其中,一家店鋪沒有招牌,僅用A4紙打印店名和聯系方式貼在已經泛黃的塑料門簾上。意外的是,這家名為“名式烤肉拌飯”的店鋪聯系方式,與上述餓了么平臺上“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電話相同。
?
隨即記者撥打打印紙上手機號碼,店家明確表示自己有餓了么平臺店鋪。記者添加商家微信號后,商家給記者提供的餓了么平臺截圖顯示,即為“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此外,商家還給記者提供了該店小程序鏈接,但小程序商家名字并沒有顯示是東湖店。
?
面對記者質疑一家門店為何多個名字,商家在微信上坦言,是因為兩個平臺公司要求不同。至于有何不同,商家并未詳細闡述。
?
實體店與網店不僅名字不符,店鋪內環境也相差甚遠。打開餓了么平臺顯示,該店顯示后廚干凈明亮,但是現場門口烤肉串并未有任何防菌防塵措施,該店工作人員切肉時也未佩戴手套。
?
當天下午2點半,記者在餓了么平臺“楊姐烤肉脆皮雞拌飯(東湖店”訂餐。記者在上述“名式烤肉拌飯”門店外看到,不到10分鐘時間里,外賣訂單提醒不停響起。過一會兒,一位戴著頭盔的男子騎著裝有藍色餓了派送袋的電瓶車停在門前。但是該男子并未直接取飯,而是直接拿著塑料盒盛好飯,然后在門口不停旋轉的機器上割下一點肉,切碎直接裝盤。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鐘。
?
更令人奇怪的是,出門后該男子并未直接騎乘剛才餓了么電瓶車,而是選擇另一輛電瓶車出門送飯。當記者詢問是否是餓了么訂單時,該配送員表示:“是的,是自己配送。”
?
商家表示,自己配送可以節省成本也可賺錢。不過,餓了么平臺該店已有57個差評。其中包括“筷子味道很重,感覺有毒”“吃了拉肚子”“巨難吃”“配送慢”等。
?
記者注意到,城中村樓道水泥墻上貼滿了招租信息和招牌送餐員廣告。“現大量招聘餓了么蜂鳥送餐員,公司提供車輛住宿和其他物資,單量按照每單5-7元和2元好評結算,**可跑30-50單……”按此計算,餓了么配送員日收入*高可達450元,按30天算月收入可達1.35萬元。
?
8家外賣餐飲店扎堆,居民擔心消防安全隱患
?
除此之外,有讀者爆料稱在虎泉附近有商家涉嫌違規經營。23日,長江商報記者來到虎泉某商場,商場樓道顯示,二樓售賣女裝、童裝、化妝品、通訊及冒菜飲品等。
?
然而,實際上整個2樓被間隔成近20多個小門店,其中包括服裝、美甲、餐飲店等。該商場物業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暗訪時透露,該樓商鋪多為餐飲店,*小的有9平方米,*大的22平方米。如果要開外賣店,需要單獨做下水管,每平方租金*低120元。
?
記者注意到,在這20多個小門店中,有兩家店鋪僅由門板間隔。旁邊一家正在經營餐飲的老板告訴記者,如果做餐飲,隔壁是不行的,因為沒辦法做下水。
?
記者粗略統計,在這20多家門店中,外賣餐飲店有8家,其中包括輕食便當、燜飯、炒菜等。這些門店在餓了么平臺上均有注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店鋪雙證齊全,但這些熟食餐飲門店僅有排煙扇,并沒有專業排煙通道,有的甚至沒有窗戶。而這些餐飲店旁邊有的是服裝小店,有的是售賣數碼產品。
?
附近居民向記者表示,餐館排煙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同時很擔心該商業樓消防安全隱患。
?
違規店鋪曝光后已搜索不到
?
上周,長江商報記者采訪報道餓了么官方時,餓了么一位公關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詢問了商家具體位置和名字,并表示馬上派專人核查處理。
?
5月21日,長江商報報道餓了么平臺充斥兩證不全或過期商家后,被多家媒體轉載。截至發稿時,記者登錄餓了么平臺發現,上周報道稿件中涉及的過期證件外賣商鋪、用暗號售賣香煙的超市已經搜索不到。
?
湖北金衛律師事務所公益與法律援助部主任曹紅玲認為,如果商家無證經營則屬于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有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情況下,上傳給平臺的門店、后廚照片與現實不符,則涉嫌夸大宣傳,違反消費者權益法,平臺則有審查不嚴的連帶責任。
?
北京食藥監管局要求三大外賣平臺建違規餐鋪公示欄
?
北京食藥監管局為落實《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要求三大外賣平臺全面自查,在網站建立違規餐飲店鋪公示專欄,截至5月12日,百度外賣網站下線的違規餐飲店鋪數量為4413家,美團外賣 7247家,餓了么7926 家。北京市現在每日外賣訂單量達180萬單以上,每日交易金額近億元。此外,本月內,三大外賣平臺上公示的餐飲許可證也將由拍照版改為掃描版,并增加文字版信息,便于消費者查看,以杜絕商家故意模糊圖片、弄虛作假的不當行為。對于通過審核的店鋪及其證照,三大外賣平臺將對其真實性、合法性作出公開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