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便利店在過去兩年時間里一改“不便利”的刻板印象,在門店數量、售賣品類、布局密度、消費體驗上出現飛躍式發展,這一方面來自于政府不斷為便利店發展做出的推動,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市場根據政策釋放的信號和消費需求預期做出的互聯網改造,從政策到市場不間斷的動作將北京便利店推到了****的便利高度,演化出具有北京特色的便利店形態。
?
政策不斷細化
?
北京便利店頻繁感受到政策的明顯助推是在被納入一刻鐘生活服務圈內之后,蔬菜零售網點(菜市場、生鮮超市、社區菜店等、綜合超市、便利店、早餐(餐飲店、理發店、家政服務點、洗衣店、藥店、末端配送點等設施被北京市認定為社區配套的生活服務性行業,為了推動生活服務性行業發展,政府在相關政策和資金上一直在不斷加碼。
?
*新的政策直接將便利店的選址、密度予以官方引導,北京市商務委日前刊發了《居住配套商業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規定,居住配套商業服務設施一般應在交通便利、居民出行便捷的地段沿街、集中設置,可與其他獨立占地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合建。設施布局遵循以15分鐘步行距離為服務半徑的原則,其中蔬菜零售網點、便利店、早餐店等基本商業服務設施布局宜遵循5-10分鐘步行距離為服務半徑的原則。
?
步行5-10分鐘便可以到達一家便利店,這對于北京便利店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根據北京市商務委今年初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的連鎖便利店數量為1500家左右。要想實現5-10分鐘的到達時間,必須在數量上有明顯的提升,盡可能廣泛地開店成為便利店企業和政府共同的期待,北京市商務委也同時發布了《利用地下空間補充完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便民商業進入地下空間的具體方式,如果地下空間符合條件的話,也能成為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的選址空間。全家便利北京公司負責人吳海斌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公司旗下2-3家便利店選址在地下、半地下空間。吳海斌表示,地下空間經營便利店需進行“地下商業備案”;另外,將便利店開設在地下空間不會對經營造成影響,“如有政策支持,全家便利店也愿意在地下空間開設新的門店”。
?
難題逐個破解
?
在引導企業更多開設新門店之前,證照辦理、搭載服務種類限制等這些開店運營面臨的困擾已經被政府出手破解。2017年底,北京市商務委等四部門印發了《進一步優化連鎖便利店發展環境的工作方案》,針對便利店存在的店鋪選址難、運營成本高、行政許可周期較長、搭載服務種類有限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上述工作方案解決的是之前困擾便利店發展的頑固性問題,比如,通過推出“一區一照”登記辦法,簡化北京的食品經營許可現場審查流程,開通食品經營許可快速通道。而在此之前,企業簽訂租房合同后,全部手續證照辦理完畢,大概需要60-80天,這也導致房屋空置期較長,間接推高了企業經營成本。目前,北京選取了便利店的試點企業,這些企業在同一行政區內選擇一個“總店”作為管理機構,無特殊情況新開門店可以不再按原來的程序辦理單店工商營業執照,所需審批材料也大為簡化。相應地,食藥監部門依據 “一區一照”營業執照為各分店辦理食品經營許可。這對于短時間大量新開店是非常有利的促進措施。另外,對于連鎖便利店搭載的一些服務類項目,比如洗衣代收、代收代繳水電費等符合開辦要求,上述方案也直接表示,工商部門依法予以支持。
?
對于消費者來說,解決了餐飲搭售的問題,是讓北京便利店真正“便利”起來的重要一步。在一些年輕消費者眼中,北京便利店常常被吐槽“和小超市沒區別,想要買的東西都沒有”,其實并非便利店企業不想做消費者想要的商品,而是在上海等其他城市廣受歡迎的便利店餐飲、咖啡、冰淇淋等現場制售類的項目在北京有著嚴格的審批流程。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某外資便利店之前計劃把本土的一款現做飲品引入北京,前后用了將近兩年時間去做各種審批,才在部分門店實現。而現在,在社交媒體上,各家便利店新出的便當、甜品經常成為消費測評熱衷討論的內容,便利店的新品也往往引起一股消費熱潮,成為網紅商品。
?
不過,便利店在北京還有一個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24小時營業對于多數便利店來說并不容易實現。北京便利店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只做半天、半條街、半年”的生意,言下之意,夜間消費者太少、秋冬季節天氣寒冷消費者不愛出門、街道過寬隔離帶多,消費者不愿意到街對面去買東西。而按照規劃,到2020年,北京24小時便利店占比要達到50%以上。
?
超市發羅森為便利店24小時營業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超市發羅森四道口店不是一個傳統的便利店模式,而是便利店+書吧+貢茶+鮮花的模式,這是便利店從未有過的奇妙組合,消費者除購買日常生活所需商品外,還可以點一杯飲品在書吧內休息閱讀,這樣的24小時店即使在夜間也有不少消費者。雖然超市發羅森四道口店處于高校環抱之中,有著特殊的地理優勢,但是便利店因地制宜提供24小時服務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
?
不一樣的便利店
?
像超市發羅森四道口店這樣不走尋常路的便利店在北京還有很多,之前,便利店在北京只是一個普通的商業業態,現在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個生活服務業網點,要承擔起所在區域的便利化大任,“便利店+”已經成為北京便利店的一個可自由發揮的常用模式。
?
好鄰居農科院店是被鮮生活、綠城服務和易果全資收購后改造的**家門店,位于農科院小區內,以“便利店+生鮮”為主,120平方米的店里大概有1300個SKU,除了常規的便利店商品,還可以買到200多個品項的水果、菜肉、半成品、冷凍海產肉類等來自本地和全球直采的生鮮商品。此外,除了傳統便利店常見的立式風柜等冷藏設備,還增加了若干組冷鏈設備,各類生鮮產品陳列在內。事實上,便利店賣菜是政府一直在鼓勵的事情,《進一步優化連鎖便利店發展環境的工作方案》提到,對搭載早餐或蔬菜零售等部分便民服務的連鎖便利店,在租金上給予財政補助。
?
O2O平臺為便利店提供了便利的另外一種渠道,北京便利店在多年的平淡自由發展后,突然坐上了互聯網化的快車,送貨上門,消費者不必擔心便利店太遠、天氣不好,好鄰居農科院店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能夠滿足店址3公里半徑內,小家庭一日三餐的新鮮食材水果及休閑食品的需求。
?
跟隨O2O平臺而來的還有對便利店有*大興趣的資本,便利店行業不斷注入新概念、新技術,再加上資本的助推,中國便利店行業繼續保持著兩位數的快速發展。剛剛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稱,近兩年北京市商務委持續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積*改善便利店營商環境,以及各大便利店品牌競相進入北京市場,使得2017年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保持在20.7%,是一線城市中發展速度*快的城市。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