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 海鮮也越來越多走進尋常百姓家。不過,*近網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有市民在煮海鮮時,發現出水嚴重。經查詢了解,發現是商家將 儲存海鮮的鹽水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海鮮會使勁吸水。情況真的如此嗎?記者進行了 實驗。
?
網友反映:買回的海鮮煮出不少水
?
這位網友說:*近幾次在市場上買蟶子,回家一炒竟炒出不少水來。感到疑惑的她咨詢了做水產的朋友,才發現其中有貓膩。根據這位網友提供的圖片顯示,4斤多的蟶子在低于標準鹽度的海水里養了一段時間后,增加的重量超過了1斤半。這位網友的“爆料”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對這種偷稱的方式,不少網友表示**次聽說。
?
5月17日,記者走訪了部分超市和個別海鮮市場,針對該話題,一些經營者要么諱莫如深,要么直接否認。某海鮮市場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如果降低存放海鮮的海水鹽度,海鮮一般都會死亡。“大家買海鮮時肯定買活的,商家要是那樣做了,不等于自己砸自己生意嗎?”這位經營者反問記者。
?
在現實中,商家有沒有這樣操作的可能性?消費者購買海鮮時應該注意什么?5月18日,記者請專業人士進行了實驗。
?
記者實驗:低鹽水中海鮮樣本吸水增重
?
實驗地點:南二環一家知名海鮮超市
?
實驗人員:海鮮水產采購專家張成玉及其助手
?
實驗用品:鹽度測試儀、電子計價秤、塑料容器4個、鹽水、自來水
?
實驗樣本:正常養殖條件下的五頭鮑和白竹蟶各兩份,
?
實驗說明:五頭鮑和白竹蟶正常生活的海水鹽度在18‰左右,水溫12-14℃左右,實驗中將降低正常鹽度近一半,以便觀察結果
?
實驗過程:
?
取鹽水和自來水若干,利用鹽度測試儀,分別調成18‰鹽水和10‰鹽水。
?
將以上兩種不同濃度鹽水分裝于4個塑料容器并做標記,每個容器鹽水量3升左右。
?
取白竹蟶兩份,分別稱重后編為樣本一(212g、樣本二(203g。
?
取五頭鮑兩份,分別稱重后編為樣本一(327g、樣本二(365g。
?
將以上樣本一分別置于盛有18‰鹽水容器內,將以上樣本二分別置于盛有10‰鹽水容器內,然后全部移至特定溫度的室內。
?
經過10小時左右的放置,然后分別將樣本取出稱重。
?
實驗結果:
?
五頭鮑樣本一和白竹蟶樣本一重量幾乎沒有發生變化,五頭鮑樣本二和白竹蟶樣本二重量發生變化。
?
實驗結論:降低鹽度后,上述海鮮樣本會吸水增重。
?
從實驗結果不難看出,在鹽度降低近一半(10‰的環境中,五頭鮑和白竹蟶均會出現吸水增重現象。以白竹蟶樣本二為例,重量由203g增至252g,顯示增重49g;五頭鮑樣本二(365g在10‰鹽水中10個小時后,增至434g,顯示增重69g。
實驗前,白竹蟶樣本二稱重為203g。
實驗后,白竹蟶樣本二在低鹽度環境下重量發生了改變。
?
增重會給消費者帶來多少額外支出呢?以五頭鮑為例,每500g市場價在50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消費者購買了在低于標準鹽度水中的五頭鮑,每多買50g,就可能多掏5塊錢左右。對消費者來說,明顯是一種額外支出。
?
業內人士:海鮮對鹽水環境要求高
?
“這其實是滲透原理在發揮作用,因為海鮮生活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細胞濃度較高。一旦換到低鹽度的環境中,外界濃度低于海鮮細胞濃度時,就會導致細胞吸水。”盒馬鮮生海鮮水產采購專家張成玉這樣解釋其中的原因。張成玉說,海鮮在運輸和養殖過程中,人為降低鹽度確實會讓海鮮吸水變得“虛胖”增重,通常,一斤海鮮吸水后能多出幾兩。
?
張成玉說,對消費者來說,多花冤枉錢是明顯的,在低于標準鹽度海水中存放,也容易造成海鮮存活時間減少。另外,海鮮細胞吸水后會造成細胞無限放大,一定程度上影響海鮮的口感,加工過程中水分過大,還會影響烹飪效果。
?
張成玉提醒,購買海鮮*好到正規的海鮮店。“因為海鮮不僅生活在一定鹽度的水中,對水的溫度也有要求,還必須是活水,不管是儲存設備還是檢測系統,一般的超市或者批發市場很難做到這些。”在挑選海鮮方面,張成玉提醒市民,盡量避免以稱重購買海鮮。“像龍蝦、面包蟹、鮑魚、生蠔、多寶魚等,消費者盡量以只或者條購買,這樣從源頭上可杜絕商家虛增重量的可能。”張成玉說。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