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兩三天,家住板橋的宋大媽都會在7點多出門,拎著買菜小車,到*近的蘇果超市等開門,這樣可以*早買到新鮮便宜的 蔬菜。類似這樣的市民,在南京正越來越多。
?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通過手機APP下單,坐在家里等蔬菜水果生鮮送上門。新零售概念之下,居民拎“ 菜籃子”的方式正悄然發生變化。
?
下單半小時蔬菜送到家
?
5月6日,南京下著大雨。家住夫子廟枇杷社區的劉錫萍阿姨不想冒雨去買菜,拿起手機,在“盒馬鮮生” (下文簡稱盒馬APP下單了包菜、西紅柿、山芋、剁椒魚頭。“我下單后大概10來分鐘菜就送到了,包菜炒辣椒、西紅柿雞蛋湯、山芋做主食,剁椒魚頭只需在鍋里蒸一下就好了。多方便啊!”她說,蔬菜當然是要吃新鮮的,以前每天早晨去菜場買,碰到刮風下雨就發愁。現在不怕了,坐在家里收,而且蔬菜比之前在菜場買的還新鮮。
?
手機上下單的內容,就在盒馬店內貨架上。看似短短10分鐘,在盒馬店內,分散在各處的揀貨員通過手中的RF槍接受來自系統的訂單,迅速挑揀商品,放入相應的袋子,掛上頂端的自動傳送帶,傳送到后倉,打包進入物流中心,然后配送。在盒馬,頭頂上不停嘩啦啦響的傳送帶,是其新零售的秘密武器之一。
?
進軍新零售,近是主要因素。3公里內30分鐘送達,是盒馬打出的宣傳口號。盒馬南京總經理程懿婷說,我們做過測算,以買一瓶醬油為例,從居民家里到*近的便利店再返回家,中間不耽擱的話至少30分鐘。
?
作為蘇寧易購的新零售業態之一,“蘇鮮生社區店”的半徑也設定在2公里范圍內的社區人群,為其提供肉類、魚類、禽類、水果類、蔬菜類產品。五一小長假期間,同為蘇寧易購新零售業態的“蘇鮮生”在全國的7家門店,客流突破20萬人次,完成交易筆數達到8萬筆,銷售同比增長150%,僅南京地區同比增長210%。另外,通過雙線模式導流,全**店線上部分銷售也增長了275%。
?
圍著社區圈地開店
?
新零售,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于2016年10月提出,即企業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馬云說。
?
過去,電子商務被認為沖擊了傳統商業。而正是得益于近年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對商業、生活的推動和改變,使得零售業從線上引流到線下有了扎實的基礎。
?
此外,電商平臺對流量有著天然的渴求。當網購市場紅利見底、難以獲得更大流量的背景下,從線上走入線下,是再次收獲流量的一大途徑。在經過前期的運營模式摸索后,盒馬加大布局速度,僅4月28日**,就在全國10個城市同時開店,至此用46家門店覆蓋了全國13個城市,涉及到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六大板塊的中心城市,“盒區房”覆蓋人口達1500萬。
?
再看蘇寧易購,圍繞著新零售線下開店的速度也不斷加碼。今年五一期間,連續在全國開出“蘇鮮生”“蘇鮮生社區店”“蘇寧小店”等300家新門店。其中,蘇寧小店借助五一小長假搞了一場大促,全國46座城市落地72家店。
?
自打2016年在南京開出了**家云廚1號,江蘇永鴻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鴻飛變得越來越忙。建生態種植基地、開辦超級工廠、搞生態田園綜合體。“到2020年,云廚1號要在南京開滿1000家門店,爭取拿下餐飲市場50%的供應商份額。”他說,還要在全國布局,僅長三角地區就計劃建設10個綜合體。
?
“歡迎你們推薦合適的物業啊,面積在4500-6000平方米。”程懿婷向前來采訪的記者吆喝說,今年盒馬要在南京開10家店。無獨有偶,蘇鮮生計劃在南京開設20家,蘇寧小店2018年計劃開設200家,包括社區店、CBD店、地鐵店、高客流店,蘇寧云商計劃拿出500萬元獎勵,鼓勵居民為蘇寧小店和蘇鮮生提供店址線索。
?
未來還需要拎“菜籃子”嗎
?
數據顯示,2017年,網購已經占到全社會零售總額的13%,而移動支付的金額數是美國的50倍左右。也就是說,網購的快速發展,培育了新的消費群體。而消費群體購物習慣的改變,也推動著零售業的變革。
?
胡鴻飛認為,新零售的關鍵是去中間化,實現從源頭到餐桌的全流程管控。為此,公司自建綠色無公害種植基地,自建超級工廠,負責蔬菜的清洗切配,自建終端。目前,該公司正準備在南京寫字樓密集處投放智能零售柜,凈菜、盒飯等統一配送。
?
作為新零售的盒馬業態其實是個“四不像”,即不像超市便利店、不像餐飲、不像物流中心、不像電商,而同時又具備這四種業態,是將四種業態融合后,圍繞著“吃”構建一個完整生態,且給消費者閉環體驗。此前其他城市盒馬店工作人員發現,有人曾在**之內叫過5次外送服務,分別是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和夜宵。
?
在南京,新零售紛紛進駐,對于長期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蘇果超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盡管這些帶著資本、互聯網基因的新零售,是否能夠存活、能存活多久都是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競爭之下,居民的“菜籃子”會越拎越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