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利群股份上市一周年之際,來自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終審判決將其“銷售不安全” 食品的案件給予了曝光。
?
近期披露的這份判決書顯示,利群股份旗下萊西分公司長期銷售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而遭到了職業打假人的起訴。利群股份方面的態度卻十分傲慢且毫不在乎,一審期間對案件不聞不問,還在一二審期間涉嫌提交虛假樣品做出的檢測報告。
?
“銷售不安全食品,危害公眾健康,其不反省自己,反而指責被上訴人訴訟以營利為目的,對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正色厲聲的指責:“欲要杜絕被上訴人的營利,上訴人*好的辦法就是不銷售不安全食品。”
?
長期銷售“不安全食品”
?
2016年3月17日—10月9日,原告(董秀林在被告處(利群集團青島利群商廈有限公司萊西分公司,下稱“利群萊西”購買了魚專家黃金魷魚絲,共計花費人民幣3785元。
?
食品預包裝袋載明食品添加劑有琥珀酸二鈉和甘氨酸,生產商為青島天璽實業有限公司,產品執行標準Q/TXS0003S屬于該企業標準。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食品添加劑琥珀酸二鈉的允許使用范圍為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甘氨酸的允許使用范圍包括預制肉制品、熟肉制品、調味品、果蔬汁(漿類飲料、植物蛋白飲料。涉案產品屬于熟制水產品,不在上述食品添加劑的允許使用范圍。
?
除此之外,產品的企業標準規定食品應含有輔料“玉米油”成分,而預包裝袋上未標明“玉米油”,涉案食品也未按企業標準添加“玉米油”。
?
對此一審法院認定,涉案食品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未按企業標準添加“玉米油”,因而是不安全食品,被告長期從事產品經營銷售,理應知道該種食品不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要求,仍向公眾出售,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被告在進貨和銷售時盡到了食品質量審慎查驗的義務。
?
一審法院*終裁定利群萊西返還購貨款3785元之后再另外支付十倍賠償金37850元。
?
一審宣判后,利群萊西不服,向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雖然不服判決,但是利群萊西一審期間卻并未到庭、未答辯。
?
利群萊西上訴理由稱,去年10月份,已經因為同樣的理由被起訴,萊西法院做出的判決已經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并稱,涉案僅是預包裝標識瑕疵,并非存在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而且涉案產品經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是質量合格產品,涉案產品經青島市黃島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查,并不含有琥珀酸二鈉和甘氨酸,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只是標簽有誤。
?
涉嫌提交虛假報告
?
利群萊西錯漏百出的辯解很快遭到了青島市中院的啪啪打臉。
?
青島中院表示,一審法院雖然判決駁回了原告張志濤的訴訟請求,但張志濤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二審期間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由被告賠償張志濤25000元,一審判決并未生效。
?
“在該案一審期間和本案二審期間,上訴人共提交了五份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質量檢測報告,其中兩份報告重復,兩份報告編號相同但是內容不同。該幾份報告僅檢測了樣品的水分、鉛、菌落總數未檢測其他指標和食品添加劑,所依據的標準不是現行有效的國家添加劑標準GB2760-2014和預包裝注明的企業標準Q/TXS0003S。”青島中院稱,利群萊西還涉嫌提交虛假報告,“本院對其中一份報告的樣品真實性存有疑問:報告載明送檢和開始檢測的時間,樣品尚未生產出來。”
?
利群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 徐恭藻
?
利群萊西還辯解稱,“標注添加劑為企業失誤造成”、“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青島市中院一一反駁,“牽強附會,不能令人信服”、“違反食品安全標準、濫用食品添加劑就無從保障食品安全,現實生活中濫用食品添加劑所導致的危害,往往是食用相當長時間后才表現出來”。
?
不加反省,反而百般辯解,抗辯理由還十分可笑。利群萊西還表示,除青島天璽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外,其他公司也生產同樣品名、同樣品牌、同樣包裝的產品,“被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是以盈利為目的,不是正當消費者”。
?
青島中院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態度非常堅決,中院表示,無論生產商是誰,上訴人都不得經銷不安全食品,“被上訴人提起本案訴訟即使以營利為目的,但是其行為同時具有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凈化市場的作用,法律規定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就是對這類行為的褒獎。欲要杜絕被上訴人的營利,上訴人*好的辦法就是不銷售不安全食品。”
?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利群萊西注冊成立時間是2014年1月13日,法人代表為徐瑞澤,利群萊西是利群集團青島利群商廈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利群集團青島利群商廈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則由青島利潤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有。
?
利群股份在2017年4月12日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明天也是利群股份上市一周年之際,此次判決也給利群股份在食品安全方面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