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啟動。在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就親土種植和金正大集團推出的“百千億行動”方案展開探討。 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就親土種植和“百千億行動”方案展開交流。新華網 陳延特 攝
?
當日,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世界親土種植聯盟、高效復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金正大集團發布了“百千億行動”方案。該方案將在全國上千個農業重點縣,通過示范田建設、服務站打造、田間技術培訓、帶頭人表彰、公益基金設立等舉措,將親土種植產品、技術及服務落入田間。
?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處長仲鷺勍表示,親土種植將進一步推動土壤質量提升理念的推廣和應用。金正大的“百千億計劃,讓新興經營主體了解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病害蟲、綠色防控等一系列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把技術真正應用到生產中。
?
”通過這樣一個行動,將推動整個農業投入品包括肥料企業的轉型升級。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提升耕地質量,樹立‘服務三農’的發展理念。從單純農產品生產企業向提供農化服務的經營方式轉變,滿足農業生產需求、農民需求,推動鄉村振興、農民增收。“仲鷺勍說。
?
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耕地質量建設處處長楊帆認為,”親土種植“理念一方面讓農業生產能力和農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另一方面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良好的土壤可以消納生物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恢復因為提供農產品而消耗掉的能量,也就是”培肥地力“。正是土壤的這一功能,讓廢棄物變成有用的東西,變廢為寶。
?
土壤養分管理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王慎強表示,長期不合理的農業化學品投入,以及不良的管理導致了土壤污染、酸化等問題,我們需要給與土壤更多關注,要像關注霧霾、水污染那樣來關注我們的土壤。土壤不能僅僅看作是提供我們食物的一個介質,事實上土壤有很多功能,可以說土壤已經變成我們生態環境介質的一個中心環節,因為95%污染物的*終歸屬地就是土壤。要想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呵護土壤。
?
國際肥料協會IFA前秘書長盧克·梅恩表示,要實現親土種植,就需要有高效、智能型化肥,同時使用高效技術進行實施。
?
2017年7月,金正大集團發起成立金豐公社。金豐公社CEO 姚承綱介紹,金豐公社是實現土壤改良、減肥增效、品質提升、綜合服務的綜合性平臺,通過貫穿種植業全過程的綜合服務,滿足種植戶的需求,推動規模化、現代化種植,推廣”親土種植“理念,目前已走進中國70多個縣。”金豐公社匯聚更多資源,把優質產品,種子、農藥、肥料打包,為農民全托管服務,實行機械化耕種。“
?
”土壤改良是一個系統工程。輪耕、輪種、輪休等工作也需要一系列技術方法去做,而且未必能馬上看到收益,解決這些問題是金豐公社的優勢。我們希望讓農民看到,土壤地力得到改善后,就會得到真金白銀的收益,而不用土壤作物種出來,讓農民迅速感受到土壤改良的好處。“姚承綱說。
?
在”百千億行動“中,農業保險公司將如何助力親土種植?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安信農業保險常務副總裁陳方表示,土壤質量提升需要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摒棄傳統、落后的生產方式,這個過程有一定風險因素,而通過保險的方式可以給予保障。同時,耕地保護需要持續投入,保護生產者在親土種植當中的積*性,農業保險是一個非常好的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