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多年來,我省不斷強化源頭治理、加大打擊力度,將涉“ 地溝油”產生及 流通環節作為 食品安全的重點工作。2018年年初,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為防止“地溝油”流向餐桌,合力推動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的無害化 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政策保障。2月27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解讀這套綜合治理“地溝油”的“組合拳”。
?
綜合治理列出時間表
?
發布會上,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存文介紹,自2014年1月1日起,全省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和餐飲服務單位禁止采購和使用散裝食用油。同時,蘭州市作為**批國家試點城市,在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的收運處置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但綜合全省情況看,“地溝油”綜合整治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大部分市州、縣區尚未建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體系,制售“地溝油”的違法犯罪行為仍時有發生。
?
為了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2017年8月,省食安辦聯合蘭州大學中國西部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對全省“地溝油”綜合處理情況展開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以此為基礎起草了《實施意見》草稿。省政府辦公廳向省食安委成員單位、各市州政府征求意見建議,經反復修改并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8年1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意見》。
?
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實施意見》從區域實施到全面覆蓋,明確了我省“地溝油”治理工作的時間表:2018年,在全省選取3個市州先行實施“地溝油”治理項目,爭取年底全部建成運行;其他市州陸續開展項目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部建成;2025年,形成覆蓋全省各縣市區的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網絡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綜合利用體系。
?
《實施意見》在保障措施中要求,各市州政府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明確時間表和責任清單,加快項目建設,確保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評價機制,將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工作作為對各市州和省食品安全委員會相關成員單位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考核指標,納入“文明城市創建、生態文明城市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考核體系。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在工作任務中推諉扯皮、執行不力、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問責。對“地溝油”治理有成效的市州,省財政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支持。
?
五項主要任務齊頭并進
?
《實施意見》明確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建設覆蓋全省的“地溝油”收運系統、培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落實監督管理責任、嚴厲打擊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五項主要任務。
?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明確了餐飲服務等相關企業,要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有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要安裝油水分離器、隔油池和油煙凈化器,自建無害化處理設施,禁止將廢棄物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地下水體、城市雨排系統、污水管網或倒入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其產生的餐廚廢棄物,由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企業運至規定的場所處理,禁止將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脂交給未經行政許可的單位和個人收運、處置。
?
建設覆蓋全省的“地溝油”收運系統,借鑒了北京、上海兩地的治理思路,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項目建設周期長、政府財政壓力大、垃圾分類制度和措施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優先考慮保障食品安全問題。在今后幾年時間內,建設全省統一的“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體系,各市州建設“地溝油”收運系統,并將所轄縣市區納入收運、處置范圍,對收運的“地溝油”在市州存儲中轉站進行預處理后,再送往有資質的“地溝油”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進行統一處置和深加工。
《實施意見》明確了培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積*推廣“蘭州模式”的先進經驗,鼓勵相關骨干企業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集、運輸、處理和監控等相關裝備,發展延伸產業鏈,鼓勵利用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生產沼氣、工業油脂、生物柴油、肥料、生土熟化劑、土壤調理劑等資源化產品,推動相關資源化產品在土地整治、草原治理、城市綠化等生態保護和修復過程中發揮作用。同時,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促進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標準化生產。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
落實“屬地負責,依法治理”的基本原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等手段,加強監管,對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的收運、處置及產品去向等進行全程監控。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實行數字化監管,嚴厲打擊餐廚廢棄物偷排直排、私收私運等違法行為,保障食品安全與環境安全。全面實行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處置資格審核制度,從事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的單位應當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申報備案,取得行政許可。
?
嚴厲打擊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的重點是多部門聯合執法,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建立部門聯動、責任落實的工作格局與群防群治的社會共治體系。實行大案要案掛牌督辦機制,加大對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
復制推廣“蘭州模式”
?
“‘吃干榨盡’餐廚廢棄物的‘蘭州模式’目前已經具備成熟的技術體系和運營模式,資源化產品豐富,這也是我們有信心在全省推廣的重要原因。”李存文表示。
?
據了解,2011年,蘭州市從政府規劃、制度配套、日常監管、社會共治等多個層面,推進全市餐廚廢棄物規范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出臺《蘭州市餐廚垃圾集中處置管理暫行規定》,授權甘肅馳奈生物能源系統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國**以循環經濟模式對餐廚廢棄物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的大型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目前,已構筑起主城區全覆蓋式的收集網絡,與1.7萬家餐飲企業簽約集中收運處理,日均收運餐廚廢棄物300噸,年處理餐廚廢棄物11萬噸,年生成工業油脂5000噸、生物燃氣8000萬立方米、固態有機肥6800噸、液態有機肥3萬噸和1500萬度電。
?
“蘭州模式”主要形成了五類資源化產品,分別是:工業用混合油,也就是常說的餐廚廢棄油脂,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和塑化劑;沼氣,可以進一步提純壓縮,進入加氣站或天然氣管網;有機肥,可用于特色林果、中藥材種植、大棚種植,還可以加工成戈壁農業所需的基質;液態水溶肥,可配合噴灌、滴灌,用于農業生產;土壤改良劑,廣泛用于土地整治、耕地等級提升、草原“三化”治理、城市生態建設及生態恢復等領域。
?
《實施意見》還提出了促進“地溝油”資源化綜合治理的系列配套措施,如:餐廚廢棄物生產沼氣發電上網電價按國家政策執行,推動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柴油、提純壓縮沼氣進入成品油(氣銷售體系;鼓勵使用符合標準的生物柴油、提純壓縮沼氣等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落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優惠政策;推進符合條件的資源化產品及專用設備納入資源綜合產品目錄、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目錄;出臺機動車限行措施的城市,要重點保障收運及轉運車輛的通行;鼓勵和引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快“地溝油”檢測技術和便攜式檢測儀器研發;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積*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對“地溝油”治理有成效的市州給予支持;嚴格落實養殖、屠宰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財政補貼政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