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早上7點,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北山村農貿市場開始熱鬧起來。62歲的居民劉晟駿只是簡單轉悠了一圈,手里的兩個購物袋里便裝滿了各類 蔬菜、 水產品。之所以“速戰速決”,是因為“這里的東西新鮮、安全,不用花多少時間挑選”。劉晟駿表示,“如今的農村 食品安全狀況改善了不少。我們現在消費,也不再只追求低價,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吃得更健康。”
?
為讓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近年來,福建省各級食品監管部門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嚴格落實“四個*嚴”要求,深入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強、成效顯著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全省農村食品安全水平穩中向好。據統計,2017年,福建省累計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執法14.61萬次,出動執法人員36.73萬人次,查處違法行為2813起,查獲不合格食品142.32噸。
?
源頭管控 使環境好起來
?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曾強調,要從源頭上管控食品安全,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凈化農業生產環境,深入開展農產品、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
為抓好農產品源頭整治,2017年以來,福建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點隱患和突出問題,部署開展了農藥生產經營及使用、非法銷售病死畜禽、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瘦肉精”、生鮮乳、農資打假、茶葉農殘超標、豆芽農藥殘留9個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定期巡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組織開展明察暗訪,排查風險隱患,督促整改落實,深入推進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主體、重點問題的整治。
?
“在具體行動中,我們重點查處打擊非法添加禁限用農藥獸藥成分、使用禁限用農藥、濫用抗生素、不按要求執行休藥期、違反《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違法違規行為。”福建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加大打擊力度,堅決杜絕‘有案不辦’或‘零辦案’現象。”據統計,2017年,福建省共出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人員9.1萬多人次,檢查企業4萬家次,立案324起,辦結274起,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10起。
?
與此同時,為抓好水產品源頭整治,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部署開展了打擊水產養殖生產非法使用禁用藥物專項執法行動,并將農業部、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檢出禁用藥物的單位列為水產養殖執法的督辦案件,指導和督促基層執法機構開展調查處理工作,切實做到****查處。尤其是對違法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綠的案件,更是實行“頂格處罰”。2017年,福建省海洋漁業部門累計開展執法行動1555次,出動漁政執法人員6091人次,檢查育苗場、養殖場2940多家,銷毀超標苗種33.2萬尾、藥殘超標水產品1815千克,移交公安機關查處案件4起。
?
專項整治 讓手段硬起來
?
為抓好農村食品生產流通環節整治,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針對實際監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在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并把農村食品安全無證生產經營作為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制定下發了《開展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突出問題整治的通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無證生產經營專項整治的通知》等。
?
與此同時,福建各地食藥監部門也緊密結合當地農村食品市場實際和群眾消費特點,突出重點開展整治。比如,寧德市將農村餐飲及銷售環節經營河豚、織紋螺、野生蘑菇等有毒有害食物納入重點整治范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禁其流入流通市場和餐飲服務單位。泉州市則結合食品銷售主體數據庫建設工作,通過短信群發、電話通知、實地走訪,對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檢查。對困難、弱勢群體,積*引導其依法辦理相關生產經營手續;對屢教不改者,嚴肅處理;對存在重大隱患、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無證無照生產經營行為,依法堅決查處取締。
?
福建省食藥監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管處處長黃傳水表示:“通過農村生產流通環節專項整治,農村食品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凈化與規范。”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檢查農村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小餐飲單位83237戶次,檢查集貿市場等各類市場950個次,搗毀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窩點11個,取締無證生產經營戶967個,立案查處食品安全案件161起,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0起,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和舉報800件。
?
在深入開展一系列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福建省有關部門還結合農村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特點,以“兩節兩會”等重點時段為節點,聯合部署開展“食安3號”專項行動,突出打擊肉制品、水產品、豆面制品等常見食品領域涉農違法犯罪活動。同時,以大要案偵辦為抓手,結合“食安3號”、“利劍”行動,深入農村地區,嚴打涉農食品犯罪。
?
風險嚴控 把機制建起來
?
為進一步健全農村食品生產流通環節風險隱患防控和自查自糾機制,福建省食藥監局認真總結近年來在農村食品市場開展“四打擊四規范”“掃雷”等專項行動中重點整治的問題,結合摸底排查、日常監管、監督抽檢發現的問題,經認真分析和梳理歸總,建立起風險隱患問題臺賬。同時,督促指導各市級食藥監管部門反思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進行自查自糾,找出問題差距,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和措施。
?
據介紹,福州市區分重點產品、重點問題、重點區域,排查風險隱患16項,并一一制定了監管措施。廈門市結合2017年的重大保障任務,開展“護航金磚會晤食品安全隱患大抽檢大排查大整治嚴打擊”專項行動,對轄區內農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逐街逐戶拉網式排查。同時,將轄區所有食品經營單位分類造冊,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主體狀態,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平潭綜合實驗區則根據當地群眾飲食習慣,對農村地區消費量大的魚糜制品、濕面制品、干制水產品等品種加大抽檢力度,并根據地處海島、食用農產品自給率低且進入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大多來自島外的實際,著力加強在農村市場食用農產品準入與產地準出銜接機制建設。
?
目前,福建正在加快推進全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碼”(指同一品種批次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按照規定的追溯編碼規則,賦予**的識別追溯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和應用步伐,并延伸至農村食品市場,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全省范圍內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全過程可追溯,真正實現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可查。“我們正進一步加強組織部署、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督查考評、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成果,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黃傳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