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安全。 ?
獸用抗菌藥為“雙刃劍” 合理使用無危害
?
根據公開信息,近3年農業部共禁止了8種獸藥用于食品動物。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指出,獸用抗菌藥的出現對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地減少了人類感染這些人畜共患病的幾率,在更深層面上保證了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但與此同時,作為一把“雙刃劍”,合理使用抗菌藥可以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不會出現抗生素殘留超標情況;但不規范用藥則會引發畜禽的群體性危害,造成獸藥殘留超標、產生細菌耐藥性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等問題。
?
據介紹,目前我國批準動物養殖業使用的獸用抗菌藥分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兩大類,分別有8類56個品種和3類45個品種,用于防治動物疾病和促生長。其中允許添加到商品飼料中長期使用的促生長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有14個產品,這次禁止后就減少為11個產品。
?
我國批準作為獸藥使用的抗菌藥,在上市前均要履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必須完成相關的藥學、安全性和藥效試驗,并經過嚴格評價和嚴格審查后,方予批準生產、使用。對批準上市的獸用抗生素均明確規定了使用范圍、使用劑量和休藥期等注意事項。若養殖過程中按照載明的作用用途、用法用量和休藥期規定,合理規范使用,動物產品就不會出現抗生素殘留超標問題。
?
如果動物源性食品中含有抗菌藥殘留,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呢?據負責人介紹,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獸藥殘留量只有達到一定程度,即超過規定的安全限量,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根據國際標準和我國標準,人們食用含獸藥殘留低于*高殘留限量(MRL標準的動物源性食品是安全的。
?
多措并舉 六大重點行動遏制耐藥問題
?
據行業調查初步統計,2016年度,我國獸用抗菌藥(含抗生素原料藥產量為5.47萬噸,銷量為5.04萬噸。作為畜牧飼養大國,我國畜禽飼養量巨大,但畜禽養殖抗菌藥的使用量卻并未因此而遞增。隨著養殖業方式轉變,綠色養殖的推進,我國養殖用抗菌藥的使用已呈現逐步規范、趨好的態勢。
?
負責人指出,當前,細菌耐藥、獸藥殘留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為維護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農業部一直高度重視,多措并舉,深入開展獸用抗菌藥綜合治理工作。2017年,農業部制定實施《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了六大重點行動,涵蓋了“退出”、“監管”、“監測”、“監控”、“示范”、“宣教”等方面工作。
?
其中,“退出行動”即為促生長用抗菌藥物逐步退出行動,將目前批準使用的人獸共用抗菌藥和藥物飼料添加劑分門別類實施風險評估,實施“三步走”策略,到2020年完成風險評估工作,淘汰存在安全隱患品種。“示范行動”即為開展獸用抗菌藥物使用減量化示范創建行動,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選擇生豬、奶牛等優勢畜種,開展獸用抗菌藥物使用減量化示范創建,探索使用安全、高效、低殘留的中獸藥等產品替代抗菌藥物。
?
負責人表示,2018年,農業部將多措并舉,強化監管,重點打好“產好藥”“少用藥”“用好藥”三張牌,努力實現“用藥減量、產品安全”的目標。
?
執業獸醫隊伍不斷壯大 推進社會化服務
?
眾所周知,執業獸醫在抗菌藥物使用環節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自我國執業獸醫制度確立以來,農業部和各級獸醫部門采取積*措施,建立健全執業獸醫管理規章制度,組織開展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目前全國共有7.3萬人取得執業獸醫師資格,具備了開具獸醫處方的條件,對于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制度的實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組織開展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不斷擴大和充實執業獸醫隊伍,并按照防疫法和農業部有關規章的規定,大力推動畜禽養殖、診療等場所配備執業獸醫。此外,農業部還將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鼓勵建立以執業獸醫為主體的獸醫社會化服務組織,面向簽約養殖場戶提供“一條龍式”或“菜單式”獸醫服務。
?
值得注意的是,鄉村獸醫作為國家認可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依法可在《鄉村獸醫基本用藥目錄》范圍內使用獸用處方藥。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30萬余人的鄉村獸醫隊伍,在基層動物診療、用藥方面發揮了積*作用,成為執業獸醫隊伍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