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散裝食品全程追溯能夠讓消費者真正放心。圖為一名小顧客正在選購散裝食品。
?
實施散裝食品信息追溯的三個關鍵要素為商品賦碼、 軟件系統與執行力。其中,商品賦碼是指為每個商品或每批次商品分配**的身份碼,即追溯標識(追溯標識是商品信息追溯**識別碼的載體,其表現形式就是追溯 標簽。可以說,追溯標簽是實施食品信息追溯的必備條件之一。
?
賦碼標簽應隨時可見
?
常見的信息追溯標識包括射頻識別標簽、條碼、數字碼等,賦碼方式一般為前置賦碼(如貼標和在線賦碼(如噴碼。就散裝食品而言,如何賦碼是首要難題。由于一些散裝食品沒有包裝,無法張貼標簽及追溯信息,因此就無法對商品進行貼標和噴碼。
?
對此,筆者認為,對于出廠時有包裝的散裝食品,可以將追溯標簽賦予包裝上;如果銷售商拆零銷售,可將追溯標簽賦予其自制標簽上,便于消費者、監管員通過掃碼方式掌握食品相關信息。對于出廠時裸裝的食品,可以采用卡片賦碼的形式,卡片既可以是合格證,又可以是食品隨附標簽等。生產廠家將追溯標簽附在卡片上,卡片隨貨流動,貨物分散、卡片增加,至少保證每個銷售點位、每批次散裝食品均有卡片隨附,且卡片必須在銷售場所明示,便于消費者和監管人員掃碼辨認。
?
追溯系統須高度統一
?
因各地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同,或者使用的追溯系統不同,會出現追溯鏈中斷的情況,給散裝食品跨區域的全程追溯帶來挑戰。散裝食品全程追溯是一個系統工程,生產商、批發商、銷售商每個環節均處在追溯鏈條中,均有完善散裝食品流動信息的責任和義務。由于各個環節的生產商、批發商、銷售商會出現在不同的地區,如果其中一個鏈條接不上,信息追溯就將成為空談。
?
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散裝食品追溯體系,就必須在更高的層面上去設計、部署和實施,不能“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終出現系統不配套、方法不一致的情況,從而導致食品流通鏈中斷,無法真正實現散裝食品全過程、全要素追溯。
?
先行試點可逐步推進
?
散裝食品生產商、銷售商規模大小不一、素質參差不齊,給全程追溯的落實造成很大困難。從目前情況看,散裝食品生產廠家與預包裝食品生產廠家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很多散裝食品的生產都是在小作坊,企業投資、人員素質均不能達到信息化追溯的要求。在散裝食品批發商和銷售商層面,還有一些文化程度較低、完善食品流通信息困難的商家,這些問題都給全程追溯的落實和執行帶來挑戰。
?
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在規范的生產廠家、加工小作坊、大型超市中進行信息追溯試點,先規范一批、試點一批,再慢慢向全領域、全要素拓展,*終實現散裝食品的全程追溯。
?
打好落地實施“持久戰”
?
建立散裝食品全程追溯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使追溯體系發揮作用,必須堅持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自律、群眾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各方作用,才能真正讓追溯體系在標準統一、制度完善、落實有力、各方參與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
**,要把握好體系建設標準的問題。目前,全國各地均在開展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種類涉及預包裝食品、農產品、散裝白酒、茶葉等,并下發了各類指導意見、實施方案。然而,這些食品全程追溯機制標準不一、進度不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個食品追溯體系的發展。對此,筆者認為,散裝食品追溯體系的建設要在更高的層面上去設計,通過統一的信息采集指標、傳輸格式、編碼規則、追溯規程等技術標準,實現追溯體系的兼容和整合。只有建設標準統一,追溯系統才能方便使用,效率才會大大提高。
?
其次,要把握好運行制度的問題。制度是食品追溯體系運行的保障。在國家層面,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制生產企業、批發商、銷售商參與到食品追溯體系的建設中來;在部門層面,要完善監督檢查制度,不定期檢查生產企業、批發商、銷售商完善散裝食品追溯信息情況,對于食品追溯體系不能有效運行,特別是出現信息虛假或信息損毀、滅失、無法溯源的,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在企業層面,要建立完善的散裝食品全程追溯制度規范,指定專人負責追溯制度的落實。
?
第三,要把握好可操作性的問題。針對當前散裝食品生產銷售領域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散裝食品全程追溯系統的建立一定要簡單、易操作。筆者認為,散裝食品的追溯系統應采用生產者、銷售者、監管者、消費者都普遍接受的技術,能夠整合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監督檢驗、上市銷售等多個關系食品安全的節點,真正將散裝食品生產、流通、銷售整合成一個閉合的鏈條,做到生產者掃一掃碼可以跟蹤物流;銷售者掃一掃碼可以添加食品流動節點信息;消費者掃一掃碼可以了解所購食品的各個安全環節信息要素。通過這種簡單、快捷的掃碼方式,真正實現散裝食品生產、流通、銷售的全程可追溯。